聊斋之梦狼
聊斋之梦狼

聊斋之梦狼

分类:长篇评书

作者:陈士和

主播:陈士和 

时间:2021-04-18

原文:白翁,直隶人。长子甲,筮仕南服,三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谒,翁款之。丁素走无常。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坐堂上,戟幢行列,无人可通。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不解其故。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则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书。甲读之变色,为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得首荐,故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满堂,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不累妻孥。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贺者盈门;翁惟欷歔,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佑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之。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而甲固未死。先是,四月间,甲解任,甫离境,即遭寇,甲倾装以献之。诸寇曰:我等来,为一邑之民泄冤愤耳,宁端为此哉!遂决其首。又问家人:有司大成者谁是?──司故甲之腹心,助桀为虐者。──家人共指之。贼亦杀之。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将携入都。──并搜决讫,始分赀入囊,骛驰而去。甲魂伏道旁,见一宰官过,问:杀者何人?前驱者曰:某县白知县也。宰官曰:此白某之子,不宜使老后见此凶惨,宜续其头。即有一人掇头置腔上,曰:邪人不宜使正,以肩承领可也。遂去。移时复苏。妻子往收其尸,见有余息,载之以行;从容灌之,亦受饮。但寄旅邸,贫不能归。半年许,翁始得确耗,遣次子致之而归。甲虽复生,而目能自顾其背,不复齿人数矣。翁姊子有政声,是年行取为御史,悉符所梦。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邹平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其获免,役即收其苞苴,且索谢金。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白话文:白翁是河北人。大儿子白甲,在江南做官,一去三年没有消息。正巧有位姓丁的瓜葛亲戚,来他家拜访。白翁设宴招待他。这位姓丁的平日常到阴间地府中当差。谈话间,白翁问他阴间事,丁对答了些虚幻不着边际的话;自翁听了,也不以为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别后几天,白翁刚躺下,见到了丁姓亲戚又来了,邀请白翁一块去游历。白翁跟他去了。进了一座城门,又走了一会,丁指着一个大门说:这里是您外甥的官署。当时,白翁姐姐的儿子,是山西的县令。白翁惊讶地说:怎么在这里?丁说:如果你不信,就进去看个明白。白翁进了大门,果然见外甥坐在大堂上,头戴饰有蝉纹的帽子,身穿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门戟与旌旗列于两旁,但没有人给他通报。丁拉他出来,说:你家公子的衙署,离这里不远,也愿去看看吗?白翁答应了。走了不多一会儿,来到一座官府门首,丁说:进去吧。白翁探头向里一看,有一巨狼挡在路上,他很畏惧,不敢进去。丁说:进去。白翁又进了一道门,见大堂之上、大堂之下,坐着的、躺着的,都是狼。再看堂屋前的高台上,白骨堆积如山,更加畏惧。丁以自己的身体掩护着白翁走进去。这时,白翁的公子白甲,正好从里面出来,见父亲与丁某到来,很高兴。把他们请到屋里坐了一会儿,便让侍从准备饭菜。忽然,一只狼叼着一个死人跑进来,白翁吓得浑身哆嗦,说:这是干什么?儿子白甲说:暂且充当疱厨做几个菜。白翁急忙制止他。白翁心里惶恐不安,想告辞回去,一群狼挡住去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见群狼乱纷纷地嗥叫着四散逃避,有的窜到床底,有的趴伏在桌上,白翁很惊异,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一会儿,有两个身着黄金铠甲的猛士闯进来,拿出黑色的绳索把白甲捆起来。白甲扑倒在地上,变成一只牙齿锋利的老虎。一个猛士拔出利剑,想砍下老虎的脑袋;另一个猛士说:别砍,别砍,这是明年四月间的事,不如暂敲掉它的牙齿。于是,就拿出大铁锤敲打老虎的牙齿,牙齿就零零碎碎地掉在地上。老虎痛得吼叫,声音震动了山岳。白翁大为恐惧,忽然被吓醒,才知道这是一个梦。白翁心里总觉得这个梦很奇异,马上派人去把丁某请来,丁推辞不来。白翁把自己梦的经过记下来,让次子送到白甲做官的官府,信中劝诫白甲的言语很沉痛悲切。次子到白甲处,见白甲门牙都掉了;惊骇地问他,说是因为喝醉酒,从马上掉下来磕掉了。细细考察一下时间,正是白翁做梦的日子,更加惊骇。他把父亲写给他的信拿出来,读完信,脸色变得苍白。略沉思了一会说:这是虚幻的梦,是偶然的巧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那时,白甲正在贿赂当权的长官,得到优先推荐的机会,所以并不以这个稀奇的梦为意。弟弟在白甲的官府中住了几天,见蠹役满堂,行贿通关节的人,到深夜还是不断。弟弟流着泪劝谏白甲不要再这样干了,白甲说:弟弟你自小居住在乡间土墙茅屋中,所以不了解官场的诀窍啊。官吏的提升与降职的大权,是在上司的手里,而不是在老百姓手里。上司喜欢你,你就是好官;你爱护百姓,有什么法子能使上司喜欢呢?弟弟知道白甲是无法可劝了,就回到家里,把白甲的行为告诉了父亲。白翁听到后,悲痛大哭。没有别的法子可行,只有将其家中的财产捐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天天向神灵祈祷,求老天对逆子的报应,不要牵累到他的妻子儿女。第二年,有人传说白甲以首荐,推举到吏部做官,前来祝贺的人挤满了门庭;白翁只有长嘘短叹,躺在床上推说有病,不愿接见客人。不久,又传闻白甲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与仆从都已丧生。白翁就起来,对人说:鬼神的暴怒,只殃及到他自己,保佑我全家的恩德不能说不厚。就烧香纸感谢神灵。来安慰白翁的人,都说这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但白翁却据信不疑,限定日期为白甲营造坟墓。可是白甲并没有死。原来四月间,白甲离任调往京都,才离开县境,就遇到强盗。白甲把携带的行装,全部献出来,众强盗说:我们到这里来,是为全县百姓申冤泄愤的,那里是专为这些东西而来的!接着就砍下了白甲的头;又问白甲的家人:有个叫司大成的是哪一个?司大成是白甲的心腹,专帮他干坏事。家人都指着那个叫司大成的人,强盗们也把他处死。还有四个贪婪的衙役,是为白甲搜刮百姓钱财的爪牙,白甲准备带他们到京城。强盗们也把他们从仆从中找出来杀了,才把白甲的不义之财分了带到身上,骑马急驰而去。白甲的魂魄伏在道旁,见一位官员从这里经过,问道说:被杀的这个人是谁?走在前边开路的人说:是某县的白知县。官员说:这是白翁的儿子,不应该叫他这大年纪见到这样凶惨的景象,应当把死者的头再接上。立即有一个随从把白甲的头安上,并且说:这种邪恶之人,头不应使它正当,让他用肩托着下巴就行了。安上头就都走了。过了一些时候,白甲苏醒过来。妻子去收拾他的尸体,见他还有一点气息,就把他用车子载走,慢慢地给他灌点汤水,他也能咽下去。可是住在旅店中,穷得连路费都没有。半年多,白翁才得知儿子的确实消息,就派二儿子去把他接回来。白甲虽说是活了,但两只眼睛只能顾看自己的脊背,人们都不拿他当人看待。白翁姐姐的孩子从政声望很好,这一年被考核进京做御史。这些都和他梦中所见完全相符。邹平县李匡九进士,做官为政廉洁。当时,常有富裕家的人,被官府中差役罗织罪状关进监狱。一次,一个差役讹诈被抓来的富人说:县太爷要你交二百两银子,快送来,不然,就要出事。富人很害怕,答应给一半。差役说:不行。富人向他哀求,差役说:这事不是我不给你出力,怕的是县太爷不同意。到听审时,我当堂给你讲讲情。你可亲眼见到是允许,还是不允许。这样你可了解我的一片苦心了。过了一会,李匡九开始审理案件。差役心知李匡九最近戒烟,故意走到近前,低声地问他要不要吸烟。李匡九摇摇头表示不吸。差役便走到富人跟前说:我才禀报说你出白银一百两,他摇头不答应,这是你亲眼见到的!富人相信了他的鬼话,答应给二百两银子。差役知道李匡九爱喝茶,就靠近问道:冲点茶吧?李匡九点点头。差役又到富人跟前说:成了。老爷点头同意了,你亲眼看见了吧!后来案子结了,富人果然无罪释放。这位差役不但收到二百两银子,还得到额外的谢金。唉,做官者自以为为政清廉,而骂他们贪官的大有人在。这就是自己放纵差役去作恶,如同豺狼,而自己还在稀里糊涂不自觉啊。世上这种糊涂官很多,这件事,可为一心为政廉洁的当官者,作一面镜子啊。

最新章节

共1集
  1. 1

猜你喜欢

  1. 雍正剑侠图第四部
    雍正剑侠图第四部

    王玥波

  2. 雍正剑侠图第六部
    雍正剑侠图第六部

    王玥波

  3.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粤语,林劲

  4. 孝庄秘史(林劲版)
    孝庄秘史(林劲版)

    粤语,林劲

  5. 孙一相声全集
    孙一相声全集

    孙一

  6. 神探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

    张少佐

好书推荐

  1. 红楼梦

    红楼梦
    完结评书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一个石头上记载的故事,金玉良缘的命里注定,乾坤里不能扭转的情感寄托,在千古奇书中流淌着一个凄艳委婉的情缘。连丽如的评书版《红楼梦》用全新的叙述演播方式,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通过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衰亡,阐发了“水满则溢,月满则高,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不是人力所能常保的一种“无常”哲理。全书生动地再现了封建贵族人家庭充满矛盾的生活画卷。连丽如播讲的《红楼梦》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电台播出时,引起轰动,观众好评如潮。由于技术问题极少在国内播出,现连丽如首次独家授权鸿达公司制作成3片装MP3光盘,奉献给广大听众欣赏及典藏。

    主播: 连丽如
    8.7万人听过
  2. 深空纪元

    深空纪元
    连载评书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摇篮之中。纪元2264,人类文明第一艘深空殖民舰队离开太阳系,迈入无边的黑暗...……这是一本传统风格的科幻小说,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是一本少有的硬核科幻作品。偷偷的告诉你们从第三十二集开始有超可爱的小姐姐播女声哦

    主播: 天雨
    8751人听过
  3. 三国演义(112回版)

    三国演义(112回版)
    完结评书

    《三国演义》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遣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其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本书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人物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三国是一个与明朝迥乎不同的时代,它没有青楼与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是汉文化的再体现。再对比宋朝、元朝和明朝,它们都有着大量的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更大。因为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长久发展,从而使民间渐渐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骄、奢、淫、逸、假、丑、恶、奸、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广泛宣扬。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作风和佛教文学的浪漫主义文风也在宋朝、元朝和明朝社会有着长久地发展。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等浪漫主义文学得到极大发展,官场和战场也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国时代与宋朝、元朝和明朝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批判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同时还保留知识含量这点实枪货,所以使它成为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

    主播: 单田芳
    2808人听过
  4. 西游记

    西游记
    完结评书

    评书《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主播: 单田芳
    4465人听过
  5. 乱世枭雄300回版

    乱世枭雄300回版
    完结评书

    长篇评书《乱世枭雄》讲的是东北王张作霖和其子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是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先生根据大量的历史材料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这部评书语言生动,人物鲜明,悬念环环相扣,故事引人入胜。《乱世枭雄》在讲述张氏父子传奇经历的同时,还向人们描述了清末军阀混战的特殊时代背景,让人们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近代历史。混战的特殊时代背景,让人们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近代历史。《乱世枭雄》共五部,全书共二百多万字,本书是第一部《风起云涌》。这是一部著名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最为满意亿万粉丝最为喜爱的评书经典,一部融政治、历史、军事、权谋于一体的百科全书,一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没落与重生的长篇巨著。《乱世枭雄》深度讲述了一代枭雄张作霖及张学良父子的传奇人生,塑造了汤二虎、张作相、冯麟阁、张景惠、孙烈臣、张是非、田小凤、杜立三等一大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由著名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先生根据大量的历史材料和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精心创作而成,语言生动,人物鲜明,悬念环环相扣,故事引人入胜,传播广泛。在讲述张氏父子传奇经历的同时,《乱世枭雄》还描述了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时代背景,使人们可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主播: 单田芳
    1.63万人听过
  6. 隋唐演义(216回版)

    隋唐演义(216回版)
    完结评书

    《隋唐演义》评书讲述的是隋王朝临末日时,以瓦岗寨为首的起义军,联络朝中被隋炀帝迫害的将领,推翻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故事。隋朝末年,朝廷腐败,炀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们残害忠虔,鱼肉目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反隋义军遂遏竿而起。以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人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决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换日。他们在瓦岗山建立了反隋义军,招英雄、纳贤士,多次与隋朝官兵浴血奋战,并联合各路反王聚兵四平山,欲在炀帝杨广下杨州观花之际除杨灭隋,但未能如愿,反而兵败四平山。瓦岗英雄们并不气馁,他们请英才,用智慧,几度大破隋将摆下的绝命阵,最终困死杨广,杀死奸相,成了灭隋之大业。其后秦琼等人又助秦王李世民翦灭群雄,辅佐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唐帝国。

    主播: 单田芳
    6417人听过
  7. 射雕英雄传(清晰版)

    射雕英雄传(清晰版)
    完结评书

    《射雕英雄传》是1957年香港《商报》出版的武侠小说,作者是金庸。该书主要讲述了郭靖背负着家恨国仇闯入江湖,在红颜知己黄蓉的帮助下通过无数历练,最终成长为侠之大者的民族英雄的武林故事。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某岁末,隐居临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被与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噩耗传来,郭、杨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怒不可遏,对杀害郭、杨的凶手进行了追杀。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临安一带四处奔走打探未果;接着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骗在嘉兴与江南七怪发生冲突,两败俱伤。事后,丘处机与江南七怪识破奸人阴谋,释兵言和,但比武未分胜负,丘处机相约江南七怪一同寻人,由自己去救助杨铁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啸天妻子李萍,并各自将两家的孩子教养成人,十八年后重会嘉兴,由郭杨后人代为比武再分胜负。江南七怪义薄云天,慨然应诺。郭妻李萍在丈夫遇难后,先受到南宋军官段天德挟持,后又为金兵所俘,一路漂流到了蒙古大漠,怀胎十月后产下一子,李萍依丈夫遗言为孩子取名郭靖。光阴飞转,转眼郭靖已经六岁,这一年他因舍命保护草原英雄哲别受到蒙古大汗铁木真赏识,被铁木真带回军营,不久又与铁木真的幼子拖雷结为安答(兄弟)。此时江南七怪也寻访李萍母子到了蒙古,并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找到了郭靖,六年辛苦于一日之间得到报酬,七怪喜上眉梢,当即便对郭靖启蒙,开始传习各门武功。十年后,郭靖已长成为一个粗壮少年,他虽天资鲁钝,但由于六怪严督紧促,再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后又因得全真教掌教马钰传授玄门内功,武功已经初成。这十年铁木真东征西讨,终于统一大漠,被尊为成吉思汗。郭靖因颇具战功,被成吉思汗招为金刀驸马。十八年之约将至,江南六怪带郭靖南归,为了让郭靖历练江湖经验,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随其后。郭靖赶到张家口,与女扮男装的少年小叫花子黄蓉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郭靖一路南行至金国的中都北京,在城中他因不满一个轻薄王子欺负卖艺弱女穆念慈与之发生恶战,险遭王府爪牙毒手。该下流王子正是郭靖未曾见过面的义弟——杨铁心与包惜弱之子杨康,当年包惜弱与丈夫失散,被金国王子完颜洪烈骗到北京,包惜弱为抚养杨康,被迫忍辱做了完颜洪烈的王妃。郭靖、黄蓉相伴而行,在长江边他们与一个举止奇异的老丐相识,这个老丐便是与黄蓉之父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齐名的武学宗师丐帮帮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喜欢郭靖朴实忠厚,更喜黄蓉伶俐聪敏,遂将两人收入门墙,并把平生杰作刚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授与郭靖。郭靖、黄蓉辞别洪七公,继续南行,在太湖归云庄两人不期与被太湖群雄截获的金国钦差杨康和杀害郭啸天的南宋军官段天德相遇。杨康杀死段天德,并从中得知郭杨两家渊源和自己的身世,杨康答应与完颜洪烈决裂,并与郭靖结义,但与完颜洪烈终究难舍,并将郭靖北上行刺完颜洪烈的计划泄漏出去。郭靖行刺不成,遂与黄蓉雇舟入海,赶往桃花岛,在岛上他巧遇武林奇人全真派高手周伯通,与这位嗜武成狂为老不尊的老顽童义结金兰,并得周伯通传授左右互博、分心合击的绝技。洪七公遭西毒欧阳锋暗算重伤后,黄蓉临危受命,接替了洪七公的丐帮帮主之位,和郭靖一同赶往洞庭君山参加丐帮大会。与此同时结义兄弟杨康也来到岳州,他利用盗取来的丐帮打狗棒,企图假冒丐帮新任帮主,驱使帮众投降金国,郭靖、黄蓉及时赶到,揭穿了杨康的阴谋。数日后,郭靖、黄蓉为寻找岳飞的《武穆遗书》来到沪溪铁掌帮重地,结果行踪暴露,黄蓉被铁掌帮帮主裘千仞打成重伤,幸得已经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灯大师救助才免一死。此间,欧阳锋伙同杨康窜入桃花岛,将在岛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聪等五人杀害,并趁机嫁祸黄药师,企图在武林中掀起一场血腥风波,致使郭靖、黄蓉这一对有情人反目为仇。事后黄蓉机智地识破了欧阳锋、杨康的阴谋,洗雪了这一冤狱,并将作恶多端的杨康除掉,但她自己却落入了欧阳锋的魔爪。郭靖闻听事情真相,心中愧疚万分,便四处奔走寻访黄蓉下落,结果却是音信皆无。半年以后,郭靖寻访到了蒙古大漠,正赶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为了擒杀杀父仇人完颜洪烈,郭靖请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为右军统帅。不久黄蓉、欧阳锋也先后来到西征军中,郭靖为让欧阳锋不伤害黄蓉,答应抓到他后三次饶他不死。后郭靖、黄蓉联手与欧阳锋展开恶斗,数次将他擒获,接着郭靖又依黄蓉之计,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尔罕的战斗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产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与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战,决心与母连夜逃离蒙古,不料却被成吉思汗察觉,母子被擒,李萍为保儿子忠义,当场自尽,郭靖因哲别、拖雷相助才得以逃离蒙古。郭靖惨遭巨变后,心灰意冷,幸得洪七公、丘处机等启发教导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华山论剑日期已到,东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纷纷出手,最后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练九阴真经已经疯癫的欧阳锋夺得。在华山之巅,郭靖与因误会出走的黄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终结为一对武林侠侣。郭、黄二人从华山下来后,得知蒙古即将入侵大宋襄阳,赶到后随统帅托雷因成吉思汗病重回军蒙古,并再次遏见成吉思汗,郭靖通过与其一番英雄的讨论,使成吉思汗临终犹在思考何为英雄。此后,郭、黄返回桃花岛成亲,直至《神雕侠侣》中以中年人身份再次出现。

    主播: 张少佐
    2.57万人听过
  8. 聊斋之白于玉

    聊斋之白于玉
    完结评书

    聊斋之白于玉原文:吴青庵,筠,少知名。葛太史见其文,每嘉叹之。托相善者邀至其家,领其言论风采。曰:焉有才如吴生,而长贫贱者乎?因俾邻好致之曰:使青庵奋志云霄,当以息女奉巾栉。时太史有女绝美。生闻大喜,确自信。既而秋闱被黜,使人谓太史:富贵所固有,不可知者迟早耳。请待我三年不成而后嫁。于是刻志益苦。一夜,月明之下,有秀才造谒,白皙短须,细腰长爪。诘所来,自言:白氏,字于玉。略与倾谈,豁人心胸。悦之,留同止宿。迟明欲去,生嘱便道频过。白感其情殷,愿即假馆,约期而别。至日,先一苍头送炊具来,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白命奴牵马去。遂共晨夕,忻然相得。生视所读书,并非常所见闻,亦绝无时艺。讶而问之。白笑曰:士各有志,仆非功名中人也。夜每招生饮,出一卷授生,皆吐纳之术,多所不解,因以迂缓置之。他日谓生曰: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生笑曰:仆所急不在此。且求仙者必断绝情缘,使万念俱寂,仆病未能也。白问:何故?生以宗嗣为虑。白曰:胡久不娶?笑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白亦笑曰:‘王请无好小色。’所好何如?生具以情告。白疑未必真美。生曰:此遐迩所共闻,非小生之目贱也。白微哂而罢。次日,忽促装言别。生凄然与语,刺刺不能休。白乃命童子先负装行。两相依恋。俄见一青蝉鸣落案间,白辞曰:舆已驾矣,请自此别。如相忆,拂我榻而卧之。方欲再问,转瞬间,白小如指,翩然跨蝉背上,嘲哳而飞,杳入云中。生乃知其非常人,错愕良久,怅怅自失。逾数日,细雨忽集,思白綦切。视所卧榻,鼠迹碎琐;嘅然扫除,设席即寝。无何,见白家童来相招,忻然从之。俄有桐凤翔集,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生虑细小不能胜任。童曰:试乘之。生如所请,宽然殊有余地,童亦附其尾上;戛然一声,凌升空际。未几,见一朱门。童先下,扶生亦下。问:此何所?曰:此天门也。门边有巨虎蹲伏。生骇惧,童一身障之。见处处风景,与世殊异。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桂树两章,参空合抱;花气随风,香无断际。亭宇皆红窗,时有美人出入,冶容秀骨,旷世并无其俦。童言:王母宫佳丽尤胜。然恐主人伺久,不暇留连,导与趋出。移时,见白生候于门。握手入,见檐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阑,殆疑桂阙。甫坐,即有二八妖鬟,来荐香茗。少间,命酌。有四丽人,敛衽鸣珰,给事左右。才觉背上微痒,丽人即纤指长甲,探衣代搔。生觉心神摇曳,罔所安顿。既而微醺,渐不自持,笑顾丽人,兜搭与语。美人辄笑避。白令度曲侑觞。一衣绛绡者,引爵向客,便即筵前,宛转清歌。诸丽者笙管敖曹,呜呜杂和。既阕,一衣翠裳者,亦酌亦歌。尚有一紫衣人,与一淡白软绡者,吃吃笑,暗中互让不肯前。白令一酌一唱。紫衣人便来把琖。生托接杯,戏挠纤腕。女笑失手,酒杯倾堕。白谯诃之。女拾杯含笑,俛首细语云: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白大笑,罚令自歌且舞。舞已,衣淡白者又飞一觥。生辞不能釂。女捧酒有愧色,乃强饮之。细视四女,风致翩翩,无一非绝世者。遽谓主人曰:人间尤物,仆求一而难之;君集群芳,能令我真个销魂否?白笑曰:足下意中自有佳人,此何足当巨眼之顾?生曰:吾今乃知所见之不广也。白乃尽招诸女,俾自择。生颠倒不能自决。白以紫衣人有把臂之好,遂使幞被奉客。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缪。生索赠,女脱金腕钏付之。忽童入曰:仙凡路殊,君宜即去。女急起遁去。生问主人,童曰:早诣待漏,去时嘱送客耳。生怅然从之,复寻旧途。将及门,回视童子,不知何时已去。虎哮骤起,生惊窜而去。望之无底,而足已奔堕。一惊而寤,则朝暾已红。方将振衣,有物腻然堕褥间,视之,钏也。心益异之。由是前念灰冷,每欲寻赤松游,而尚以胤续为忧。过十余月,昼寝方酣,梦紫衣姬自外至,怀中绷婴儿曰:此君骨肉。天上难留此物,敬持送君。乃寝诸床,牵衣覆之,匆匆欲去。生强与为欢,乃曰:前一度为合卺,今一度为永诀,百年夫妇,尽于此矣。君倘有志,或有见期。生醒,见婴儿卧幞褥间,绷以告母。母喜,佣媪哺之,取名梦仙。生于是使人告太史,身已将隐,令别择良匹。太史不肯。生固以为辞。太史告女。女曰:远近无不知儿身许吴郎矣,今改之,是二天也。因以此意告生。生曰:我不但无志于功名,兼绝情于燕好。所以不即入山者,徒以有老母在。太史又以商女。女曰:吴郎贫,我甘其藜藿;吴郎去,我事其姑嫜:定不他适。使人三四返,迄无成谋,遂诹日备车马妆匳,嫔于生家。生感其贤,敬爱臻至。女事姑孝,曲意承顺,过贫家女。逾二年,母亡,女质匳作具,罔不尽礼。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女坦然,殊不挽留。生遂去。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梦仙渐长,聪慧绝伦。十四岁,以神童领乡荐;十五入翰林。每褒封,不知母姓氏,封葛母一人而已。值霜露之辰,辄问父所,母具告之。遂欲弃官往寻。母曰:汝父出家,今已十有余年,想已仙去,何处可寻?后奉旨祭南岳,中途遇寇。窘急中,一道人仗剑入,寇尽披靡,围始解。德之,馈以金,不受。出书一函,付嘱曰:余有故人,与大人同里,烦一致寒暄。问:何姓名?答曰:王林。因忆村中无此名。道士曰:草野微贱,贵官自不识耳。临行,出一金钏曰:此闺阁物,道人拾此,无所用处,即以奉报。视之,嵌镂精绝。怀归以授夫人。夫人爱之,命良工依式配造,终不及其精巧。遍问村中,并无王林其人者。私发其函,上云:三年鸾凤,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后书琳娘夫人妆次。读毕,不解何人,持以告母。母执书以泣,曰:此汝父家报也。琳,我小字。始恍然悟王林为拆白谜也。悔恨不已。又以钏示母。母曰:此汝母遗物。而翁在家时,尝以相示。又视丸,如豆大。喜曰:我父仙人,啖此必能长生。母不遽吞,受而藏之。会葛太史来视甥,女诵吴生书,便进丹药为寿。太史剖而分食之。顷刻,精神焕发。太史时年七旬,龙钟颇甚;忽觉筋力溢于肤革,遂弃舆而步,其行健速,家人坌息始能及焉。逾年,都城有回禄之灾,火终日不熄。夜不敢寐,毕集庭中。见火势拉杂,寖及邻舍。一家徊徨,不知所计。忽夫人臂上金钏,戛然有声,脱臂飞去。望之,大可数亩;团覆宅上,形如月阑;钏口降东南隅,历历可见。众大愕。俄顷,火自西来,近阑则斜越而东。迨火势既远,窃意钏亡不可复得;忽见红光乍敛,钏铮然堕足下。都中延烧民舍数万间,左右前后,并为灰烬,独吴第无恙,惟东南一小阁,化为乌有,即钏口漏覆处也。葛母年五十余,或见之,犹似二十许人。聊斋之白于玉白话翻译:有一个书生叫吴筠,字青庵,少年时就很有名气。当地葛太史曾看过他的文章,给以好评。因喜欢他的文才,就托与吴筠要好的人请他来交谈,以观察他的言谈与文采,并说:哪里有像吴筠这样的才学还长期过穷日子的呢?并叫邻居们传话给吴筠:要是能奋发上进,考取功名,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葛太史有一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这话传到吴筠耳朵里,他非常高兴,也很有信心。可是第一次考试就落了榜。他就托人转告太史:我能富贵那是命中注定,只不过不知道是早是晚。请等我三年,我实在不能成功,他的女儿再另嫁。由是他更加刻苦学习。一天夜里,明月之下,有一个秀才来拜访他。这人长得白净脸,短头发,细细的腰,长长的手。吴生有礼貌地问这人从哪里来,有什么事。那人说:我姓白,字于玉。两人又稍稍说了几句话,吴生觉得此人心胸开阔,心里很是赏识,就留白生同宿一处。白生也不推辞,睡到天明才走。吴生再三嘱咐,顺便时再来叙谈。白生也觉得吴生诚实热情,就提出要在吴生家借住。吴生非常同意,约好搬家的日子,就分手了。到了搬家的那天,先是一个老头送炊具及其它用具来,随后白生才到。他骑一匹白龙马,吴生迎接进来,忙命家人打扫房间安排住下。白生也打发跟来的人牵马回去。从此以后,两人朝夕相伴,互相研讨学问,各有收益。吴生见白生读的书不是常见的书,也没有八股文一类的文章,便奇怪地问白生。白生回答说:人各有志,我不是求功名的人。晚上还经常请吴生到他屋里喝酒,拿出一卷书来给吴生看,书中都是些气功方面的事,吴生看不懂,便信手放在一边。又过几天,白生对吴生说:那天晚上给你看的书,书中讲的都是些《黄庭经》的要术,是羽化登仙的入门教材呀。吴生笑着说:我对成仙不感兴趣。成仙得断绝情缘,没有杂念,这我是做不到的。白生问他:为什么?吴生回答是为传宗接代。白生又问:为何这么大年纪还不娶亲呢?吴生笑道:‘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白生说:‘王请无好小色’。你想娶个什么样的意中人?吴生才把等葛太史女儿的事告诉了白生。白生怀疑葛家女子未必真美。吴生说:这女子美是远近都知道的,不是我自己眼光浅。白生一笑了之。第二天,白生忽然整理行装,对吴生说是要走。吴生依依不舍,难过地与白生絮絮话别,不忍分离。白生就叫童子背了行李先走,自己与吴继续说话。忽然见一个青蝉叫着落在桌子上,白生告辞说:车子已经来了,我告辞了。以后你着想我,就扫一扫我睡的床,躺在上面。吴生听了刚想再问什么,转眼间,白生就缩小得像指头一样大,一翻身骑在青蝉背上,吱地一声飞走了。渐渐消失在彩云中。吴生这才知道白生不是平常人。惊愕了很久,才怅然若失地回房。过了几天,天上忽然下起蒙蒙细雨来。吴生很想念白生,就走到白生住的房间。一看白生住的床上布满了老鼠的爪迹,叹了口气,用条帚扫了一下,铺上一张席子躺下休息。不多时,就见白生的书童来请他,吴生非常高兴,跟了童子就走。一霎时,见一群小鸟飞来,童子捉住一个对吴生说:黑路难走,可骑小鸟飞行。吴生顾虑这么小的鸟能担负得动吗?童子说:可以骑上试试。吴生就试着骑在上面,见鸟背非常宽绰,童子也骑在他身后,只听嘎的一声就飞上了天空。不多时,眼前出现一座红门。鸟落了地,童子先下,扶吴生也下来,吴生问:这是哪里?童子回答说:这是天门。门两边有一对大老虎蹲在那里,吴生很害怕,童子护着他领着进去。只见处处风景与世间大不相同。童子领他到了广寒宫,宫内都是水晶台阶,走路像走在镜子上一般。两棵大桂花树,高大参天,荫翳天日,花气随风飘来,香气袭人。房屋、亭子都是一色红窗红门,时常有美女出出进进,个个端庄秀美,人间无比。童子说:王母宫的宫女更漂亮。因怕白生等久了,没能多留,童子匆忙领他走出广寒宫。又走了一段路,就看见白生在门口等他。白生一见到吴生,忙上前来握住他的手,领他进了院子。吴生见屋檐下清水白沙、涓涓流淌,玉石雕砌的栏杆,好像月宫一样。刚进屋坐下,就有妙龄女子前来献香茶,接着就摆上酒宴。四个美女,金佩玉环、叮当作响,侍立两边。吴生刚觉背上有点痒痒,就有美人伸入细手用长指甲轻轻搔痒。吴生直觉心神摇曳,一时平静不下来。不一会儿,就喝得有点醉意,渐渐掌握不住自已,笑着看看美人,殷勤地与美女说话,美女每每笑着避开他。白生又命美女唱歌佐酒。一红纱女子端着酒杯献酒,一面唱动听的歌曲,众美女也都随着一起演奏起来。奏完,一个绿衣女子一面唱歌,一面献酒;一个穿紫衣的和一个穿白纱衣的女子嗤嗤笑着,暗中互相推让,不敢向前。白生又命她们一人唱歌,一人敬酒。于是紫衣女便来敬酒。吴生一面接杯,一面用手挠女子的手腕。女子一笑失了手,把酒杯掉在地上打碎了。白生责备她,这女子含笑捡杯,低下头细声说: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白生大笑,罚紫衣女自唱自舞。紫衣女舞完后,白衣女又来敬一大杯,吴生谢绝;白衣女捧酒不快,吴生只得又勉强喝了。吴生用醉眼细看这四个女子,都风度翩翩,没有一个不是绝世佳人。吴生忽然对白生说:人间的美女,我求一个都很难,你这里这么多漂亮的美人,能不能让我真正快乐快乐?白生笑着说:足下不是有意中人吗?这些你还能看上眼?吴生惭愧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我见识得太少。于是白生就召集起所有美女让吴生选择。吴生看看哪个也好,一时拿不定主意。白生因为紫衣人曾和他有过捉臂之交,便吩咐她抱了被子去侍奉吴生。吴生与紫衣女同床睡觉,尽情欢乐,恩爱无比。事后,吴生向紫衣女索取信物,她就摘下金手镯赠给他。忽然童子来说:仙人凡人有别,请吴先生马上回家。女子急忙起床出门去了。吴生问童子白生哪里去了,童子说:早去上朝了,他吩咐我去送你。吴生闷闷不乐,只好跟童子按原路返回。到了天门,一回头,童子不知何时已不见了,门边的两个老虎张着大嘴一起向他扑来。吴生急忙快跑,眼前却是一条无底的山谷,想住脚巳来不及了,一头扎进了山谷,吃了一惊,出了一身冷汗。一睁眼,原来是做了个梦。太阳已红彤彤的了。拿起衣服一抖,觉得有件东西掉在床上,一看,正是那金镯子,吴生心里好生奇怪。从此,吴生想升官发财、娶美女的心思,全部没有了,心灰意冷。对人间不感兴趣,一心向往名山大川,拜寻赤松子,得道成仙。然而他还一直没有忘记传宗接代。又过了十几个月,有一天,吴生白日睡觉正浓,忽然梦见紫衣女子自外边进来,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对吴生说:这是你的骨肉。天上难留这个孩子,所以抱来送还你。说罢,把孩子放在床上,又用衣服盖好,匆匆就走。吴生一把拉住她,要她再住一夜。紫衣女说:上次同床为新婚,这一次同床为永别,百年夫妻就到这里。若郎君有志,或者还能相见。吴生醒来,见婴儿睡在身边被褥之中。赶快抱着去见母亲。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于是雇了奶娘喂养这个婴儿,起了个名字叫梦仙。吴生有了孩子,就托入转告葛太史,说自己要去隐居,请他女儿另嫁。太史不肯,吴生固辞,太史便告诉了他女儿。女儿说:远近没有不知道我已许配吴生了,今又改嫁别人,这不是嫁了二夫吗?于是葛太史又把这话转告了吴生。吴生说:我不但已经不图功名,而且也绝情于男女了。我所以没有马上进山,只是因为尚有老母健在。太史又把吴生的话告诉女儿。女儿说:吴郎穷,我甘心跟他吃糠咽菜;吴郎要去,我就在家侍奉婆母,定然不另嫁他人。如是再三,商量不妥,葛太史最后还是择了日子,用车马把女儿送到了吴家。吴生感念妻子的贤惠,特别敬爱她。女子侍奉婆母非常孝顺,也不嫌家里贫穷。过了两年,吴母死了,葛女卖了嫁妆,安葬了婆母,尽到了礼节。吴生对妻子说:我有像你这样的贤妻,还有什么忧愁!只是听说一人得道,拔宅飞升,所以想离家出走,家中一切就拜托给你了。葛女也坦然答应,一点也不挽留。于是吴生就辞别妻子出走了。吴生走后,葛女外理生活,内训娇儿,治家井井有条。梦仙也渐渐长大,学习聪明过人,十四岁中了秀才,人称神童;十五岁又入翰林。每次皇上褒封,不知他的生母是谁,只封葛氏一人。每次有祭礼,梦仙总是问父亲在哪里?他的养母就实话告诉了他。梦仙想辞官不做,去找父亲。养母说:你父亲已走了十几年了,想来也已成仙了了你哪里去找?后来,梦仙奉旨去祭南岳,路上碰到一伙强盗,正在危急之时,来了一个持剑的道士,强盗被吓跑了,为他解了围。梦仙很感激他,赠给道士银子,道士不要,只拿出一封信托梦仙捎回,嘱咐说:我有个朋友与大人是同乡,托你代问个好。梦仙问:你朋友叫什么?回答说:王林。梦仙想来想去村中没有这个人。道士说:他是个老百姓,大人可能不认识他。道士临走拿出一只金镯子说:这是闺阁之物,我拾了来没有用,就送给你作为捎信的报答吧!梦仙拿着手镯细看,做工精细,镶嵌精美,就拿回家去给了他夫人。夫人很珍爱,叫能工巧匠照样再造一只配成对,怎么也造不了这么好。梦仙遍问村中百姓,并没有王林这个人。实在无法找到,就打开信看,信中写着:三年鸾凤,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后面写着:琳娘夫人妆次。念完了仍不知是什么人,就拿着去问他养母。养母一看便哭了,说:这是你父亲的家书,琳是我的小字。梦仙才恍然大悟,王林是琳字的拆白,悔恨得不得了。又拿出镯子请母亲看,母亲说:这是你生母的遗物。你父在家时,常拿出来给我看。又看药丸,有豆子那样大。梦仙高兴地说:我父亲是仙人,吃了这丸子一定长生不老。他母亲没有立刻吃,暂时藏了起来。等葛太史来看外孙时,便给他念了吴生的信,并奉上丹丸给他添寿。太史一分两半,与女儿分吃了,顿时精神焕发。太史已七十多岁老态龙钟,吃了丹丸忽然筋骨强壮,不坐车马,步行走得很快,家人跑路才跟上他。又过了一年,城里发生了火灾,大火终日不灭,全城人都不敢睡觉。梦仙家的人都在院子里看,见大火渐渐漫延过来,一家人无计可施。忽然夫人手上的金镯子嘎然作响,自行脱手飞上天空,逐渐扩大,圆圆地盖在宅子上,镯子口朝东南。众人都惊呆了。一霎时,火自西来,烧到镯子边就转向了东。等火势烧远了,众人认为镯子不会再回来时,忽见红光一下收敛起来,镯子当地一声掉在夫人足下。这次城中大火烧了民房几万间,前后左右都成灰烬,只有吴宅安然无恙。只有东南角一小阁被烧,正是镯子口处没盖住的地方。葛女年五十多岁时,有人看见,还像二十多岁人一样。

    主播: 王玥波
    1171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