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鬼话连篇
郭德纲:鬼话连篇

郭德纲:鬼话连篇

分类:长篇评书

作者:佚名

播讲:郭德纲 

时间:2024-06-29

爱听书app下载

天灵灵、地灵灵,听鬼话连篇,万事行!年底了,工作负荷大、生活学业压力重怎么办?综艺、电视剧太长没时间看怎么办?来听听老郭鬼话单口,随时随地让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飙升烦恼、压力,退退退!!!一切事情顺顺顺!!!

最新章节

共109集
  1. 白犬坟第三集
  2. 白犬坟第二集
  3. 白犬坟第一集
  4. 《皮裤胡同凶宅奇案》第五十集
  5. 《皮裤胡同凶宅奇案》第四十九集
  6. 《皮裤胡同凶宅奇案》第四十八集

猜你喜欢

  1. 慈禧不可告人的秘密
    慈禧不可告人的秘密

    聖创軒丶皓明

  2. 一人文明
    一人文明

    天雨讲故事

  3. 鹿鼎记(全231回)张悦楷
    鹿鼎记(全231回)张悦楷

    张悦楷

  4. 碧血剑(83回)张悦楷
    碧血剑(83回)张悦楷

    粤语评书

  5. 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

    张少佐

  6. 聊斋之马介甫(29回版)
    聊斋之马介甫(29回版)

    王玥波

好书推荐

  1.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完结评书

    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遣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播讲: 袁阔成
    12.24万人听过
  2. 一人文明

    一人文明
    连载评书

    主角韩阳脑袋里有一枚CPU,还可以升级。CPU越先进,算力越高,韩阳的能力便越强。传说六级文明的一个个体,既可以代表着一个文明。而他好像可以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在他的设想中,只要你脑袋里的“东西”等级越高算力越强,那他一人便可以操纵十亿台机器人开发一颗星球,一人就能建造出庞大的工业体系,一人就能生产十万艘星际战舰并展开浩大的宇宙战争。最终一定能带着地球文明脱离弱小,走上成为六级文明(伪)的道路。《一人文明》又叫做《从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播讲: 天雨讲故事
    644人听过
  3. 单田芳评书:白眉大侠

    单田芳评书:白眉大侠
    连载评书

    单田芳经典|你未听过的《白眉大侠》|超清母带音质|大师全盛时期作品白眉大侠-内容梗概讲述了宋朝四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以徐良、白云瑞为书胆,包括三侠、五义、小五义、小七杰等众开封府校尉,在八王赵德芳、包拯、颜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为保国泰民安而不顾个人安危,抗强暴、战邪恶、捣匪巢、灭贼寇的故事。大师评书Hi-Fi系列大有不同大有精彩评书大师全盛时期作品大师评书Hi-Fi系列,创作于评书大师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声音和身体均为最佳状态。全网最清晰音质,Hi-Fi听觉盛宴我们将保存最完善的资料母带,运用英夫美迪公司技术,导出与CD同级别的无损文件,让大师原音,再次回响。初代版本,你未听过的经典之作大师评书Hi-Fi系列,均为70-90年代的第一版评书,评书商业化之前,匠心打磨时间最长、最精细的版本。

    播讲: 大家
    5222人听过
  4. 刘兰芳_杨家将全传(136回)

    刘兰芳_杨家将全传(136回)
    完结评书

    全书从杨七郎打擂开始,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结束。中间有金沙滩、李陵碑、下边关、智断潘杨案、兵困黄土坡、大战韩昌、金殿验人头、白马告状、孟良盗发、穆柯寨、三请穆桂英、大破鬼魂镇等热闹故事。

    播讲: 刘兰芳
    3.11万人听过
  5. 毛泽东的黄昏岁月

    毛泽东的黄昏岁月
    完结评书

    耄耋之年的毛泽东,有过晚年雄风,也有强弩之末;有过运筹帷幄,也有仰天长叹;有过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也有病卧床榻的黄昏岁月...粤语《毛泽东的黄昏岁》展现的正是毛泽东晚年的叱咤风云和喜怒哀乐。

    播讲: 粤语,张悦楷
    1619人听过
  6. 风尘三侠

    风尘三侠
    完结评书

    风尘三侠指隋末唐初三位豪杰: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出自唐传奇《虬髯客传》。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后虬髯客入扶馀国自立为王。李靖、红拂、虬髯三人,后人亦称风尘三侠。传奇人物风尘三侠虬髯客、李靖、红拂女,三人身当乱世。李靖欲报国立功,来到长安拜见杨素,但是杨素自感年老而使李靖倍感失望,时红拂女为杨素家妓,颇为中意李靖,于是单独会见,二人遂离开长安,于路上遇到一位满脸虬髯的客人,此人自称虬髯客。红拂女见其貌不扬但是气度非凡,于是二人结为兄妹。虬髯客原是有意得天下,与李靖红拂共见李世民之后被李世民所折服,决定将所有家产赠与李靖与红拂女协助李唐大业,自身独去海外开创基业。虬髯客本名张仲坚,隋末人,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据说他原是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出生时父嫌丑欲杀之,获救从师于昆仑奴,艺成后欲起兵图天下,见李世民后自愧不如,认定天下将归李世民。有意于红拂,得知红拂嫁于李靖后,三人结为兄妹,并将家产赠于李靖夫妇后独自离开。虬髯客据说组织了一只兵马,杀入海中扶余国,灭其政权而自立为帝。说唐全传中薛仁贵征东有提及,扶馀国应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北魏时期被灭国。朝鲜三国中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这里应该指的是百济,因为百济自称南扶余。有书提及为岛国国主,也有可能是朝鲜半岛附近岛国,相传为72岛国主。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李靖、红拂,与红拂认为兄妹,因李靖得见李世民(唐太宗),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靖,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贞观十年,南蛮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馀国,杀其主自立。靖知虬髯客成事,归告红拂,沥酒贺之。(见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李靖为韩擒虎外甥,幼年聪颖,年少有志,前往长安拜见杨素并谈论政策兵法,杨素开始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安于现状而已。李靖非常失望。后来与红拂女夜半相会共志天下,于路识虬髯客,共见李世民。后助李世民立下大功。红拂女红拂女姓张,名出尘,风尘三侠之一,江南人氏。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被隋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成为杨素府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三侠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开始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安于现状而已。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谈论之时,红拂就立在旁边,她见李靖气宇非常,乃英雄侠义之士,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自己深夜前往。夜晚,李靖独坐灯前,想着白天的事,觉得前途渺茫,正在发闷,忽听敲门之声,开门一看,竟然是白天在司空府见到的侍女。红拂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心意:愿意投奔李靖,伴随其闯荡天下。李靖喜出望外,却也担心杨素那边没法交代。红拂安慰他说:杨素年纪大了,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会追究。李靖见有佳人理解自己并且愿意奉献一生,非常欣慰,当即应允。司空府找不到红拂,派人查询了几日,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于是红拂与李靖二人扮成商人离开长安。二人在他们一路跋涉,在灵食的一处客站歇脚时遇见了一个满脸虬髯的人,此人自称虬髯客。红拂见他貌似粗鄙,却有一种不凡的气质,于是与他拜为兄妹。三人一行来到汾阳见到了李渊与李世民,交谈一番后李靖与李世民顿觉相见恨晚,而虬髯客却说:既有真主在此,我当另谋他途。几天后长安传来杨素老死的消息,李世民请他三人一同到府中商议,李靖与红拂前往李府,虬髯客独不往,说要在长安等他二人。后来李靖与红拂到长安找到虬髯客时,发现他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虬髯客非要把全部家产送给他们,自己仅带一个行囊远走他方。二人目送虬髯客远去,回去以后,清点他家中之物,竟发现还有兵书数册,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韬略大大增长。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

    播讲: 单田芳
    4946人听过
  7. 聊斋之侠女

    聊斋之侠女
    完结评书

    聊斋之侠女原文:顾生,金陵人。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又以母老,不忍离膝下,惟日为人书画,受贽以自给。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对户旧有空第,一老妪及少女,税居其中。以其家无男子,故未问其谁何。一日,偶自外入,见女郎自母房中出,年约十八九,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生不甚避,而意凛如也。生入问母。母曰:是对户女郎,就吾乞刀尺。适言其家亦止一母。此女不似贫家产。问其何为不字,则以母老为辞。明日当往拜其母,便风以意;倘所望不奢,儿可代养其母。明日造其室,其母一聋媪耳。视其室,并无隔宿粮。问所业,则仰女十指。徐以同食之谋试之,媪意似纳,而转商其女;女默然,意殊不乐。母乃归。详其状而疑之曰: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母子猜叹而罢。一日,生坐斋头,有少年来求画。姿容甚美,意颇儇佻。诘所自,以邻村对。嗣后三两日辄一至。稍稍稔熟,渐以嘲谑;生狎抱之,亦不甚拒,遂私焉。由此往来昵甚。会女郎过,少年目送之,问为谁。对以邻女。少年曰:艳丽如此,神情一何可畏!少间,生入内。母曰:适女子来乞米,云不举火者经日矣。此女至孝,贫极可悯,宜少周恤之。生从母言,负斗米款门达母意。女受之,亦不申谢。日尝至生家,见母作衣履,便代缝纫;出入堂中,操作如妇。生益德之。每获馈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母适疽生隐处,宵旦号咷。女时就榻省视,为之洗创敷药,日三四作。母意甚不自安,而女不厌其秽。母曰:唉!安得新妇如儿,而奉老身以死也!言讫悲哽。女慰之曰:郎子大孝,胜我寡母孤女什百矣。母曰:床头蹀躞之役,岂孝子所能为者?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雾露,深以祧续为忧耳。言间,生入。母泣曰:亏娘子良多!汝无忘报德。生伏拜之。女曰:君敬我母,我勿谢也;君何谢焉?于是益敬爱之。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一日,女出门,生目注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生喜出意外,趋而从诸其家。挑之,亦不拒,欣然交欢。已,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生不应而归。明日,又约之。女厉色不顾而去。日频来,时相遇,并不假以词色。少游戏之,则冷语冰人。忽于空处问生:日来少年谁也?生告之。女曰:彼举止态状,无礼于妾频矣。以君之狎昵,故置之。请更寄语:再复尔,是不欲生也已!生至夕,以告少年,且曰:子必慎之,是不可犯!少年曰:既不可犯,君何犯之?生白其无。曰:如其无,则猥亵之语,何以达君听哉?生不能答。少年曰:亦烦寄告:假惺惺勿作态;不然,我将遍播扬。生甚怒之,情见于色,少年乃去。一夕方独坐,女忽至,笑曰:我与君情缘未断,宁非天数!生狂喜而抱于怀。歘闻履声籍籍,两人惊起,则少年推扉入矣。生惊问:子胡为者?笑曰:我来观贞洁人耳。顾女曰:今日不怪人耶?女眉竖颊红,默不一语。急翻上衣,露一革囊,应手而出,而尺许晶莹匕首也。少年见之,骇而却走。追出户外,四顾渺然。女以匕首望空抛掷,戛然有声,灿若长虹;俄一物堕地作响。生急烛之,则一白狐,身首异处矣。大骇。女曰:此君之娈童也。我固恕之,奈渠定不欲生何!收刃入囊。生曳令入。曰:适妖物败意,请来宵。出门径去。次夕,女果至,遂共绸缪。诘其术,女曰:此非君所知。宜须慎秘,泄恐不为君福。又订以嫁娶,曰:枕席焉,提汲焉,非妇伊何也?业夫妇矣,何必复言嫁娶乎?生曰:将勿憎吾贫耶?曰:君固贫,妾富耶?今宵之聚,正以怜君贫耳。临别嘱曰:苟且之行,不可以屡。当来,我自来;不当来,相强无益。后相值,每欲引与私语,女辄走避;然衣绽炊薪,悉为纪理,不啻妇也。积数月,其母死,生竭力葬之。女由是独居。生意孤寝可乱,踰垣入,隔窗频呼,迄不应。视其门,则空室扃焉。窃疑女有他约。夜复往,亦如之。遂留佩玉于窗间而去之。越日,相遇于母所。既出,而女尾其后曰:君疑妾耶?人各有心,不可以告人。今欲使君无疑,乌得可?然一事烦急为谋。问之,曰: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妾身未分明’,能为君生之,不能为君育之。可密告母,觅乳媪,伪为讨螟蛉者,勿言妾也。生诺,以告母。母笑曰:异哉此女!聘之不可,而顾私于我儿。喜从其谋以待之。又月余,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者在床上矣。母惊问:诞几时矣?答云:三日。捉绷席而视之,则男也,且丰颐而广额。喜曰:儿已为老身育孙子,伶仃一身,将焉所托?女曰:区区隐衷,不敢掬示老母。俟夜无人,可即抱儿去。母归与子言,窃共异之。夜往抱子归。更数夕,夜将半,女忽款门入,手提革囊,笑曰:我大事已了,请从此别。急询其故,曰:养母之德,刻刻不去诸怀。向云‘可一而不可再’者,以相报不在床第也。为君贫不能婚,将为君延一线之续。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今君德既酬,妾志亦遂,无憾矣。问:囊中何物?曰:仇人头耳。检而窥之,须发交而血模糊。骇绝,复致研诘。曰:向不与君言者,以机事不密,惧有宣泄。今事已成,不妨相告:妾浙人。父官司马,陷于仇,彼籍吾家。妾负老母出,隐姓名,埋头项,已三年矣。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曩夜出非他,道路门户未稔,恐有讹误耳。言已,出门。又嘱曰:所生儿,善视之。君福薄无寿,此儿可光门闾。夜深不得惊老母,我去矣!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明以告母,相为叹异而已。后三年,生果卒。子十八举进士,犹奉祖母以终老云。异史氏曰:人必室有侠女,而后可以畜娈童也。不然,尔爱其艾豭,彼爱尔娄猪矣!聊斋之侠女白话翻译:南京有一个姓顾的书生,博学多才,能写会画,他家里却非常贫穷。因为母亲年老,顾生不忍离开老母膝下,只好天天给人家画画,得点钱维持生计。顾生已经二十五岁了,还没娶妻。他家对门是一所空房子,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少女借住在里边。因为她们家里没有男人,所以也从没问过她们是什么人。一天,顾生偶然从外头回家,见对门的女子从他母亲房里出来,约有十八九岁,长得秀丽风雅、世间无比。女子迎头碰见顾生,也不太回避,但神情冷峻威严。这女子走后,顾生走到母亲房里询问母亲,母亲说:刚才来的是对门的女郎,来向我借剪刀尺子。她说她家也只有一个母亲,别无他人。我看这个女孩子不像穷家人,问她为什么不嫁人,她说母亲年老无人侍奉。明天我过去看看她母亲,顺便暗示一下。如果她们要求条件不高,我们结亲,你可以代养她的母亲。第二天,顾母去女郎家里拜访,见她母亲是一个聋老太太,看她家里穷得没有隔夜粮。问她们靠什么维持生活,回答说靠女儿做针线活。顾母慢慢试探着说了一起过日子的想法,老太太似乎同意,但女儿默默不语,意思不太愿意。顾母没再说什么,就回家了。回到家里仔细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对顾生说:莫不是女子嫌我们家穷?这孩子为人严肃,不说也不笑,长得虽艳如桃李,性情却冷如冰霜,真是个怪人!母子俩猜疑了一会儿,也就罢了。一天,顾生坐在房子一端作画,有个少年来求他画幅画。这少年长得很漂亮,但样子很轻薄。顾生问他从那里来,他说是邻村的。自此以后,每三两天就来一次。稍稍熟了点,就渐渐与顾生说笑。顾生拥抱他,他也不太拒绝,随即关系暖昧起来。从此,两人来往更加亲热。一次,那少年见女郎走过,用眼盯着她走远,问顾生是谁。顾生说是对门的女子,少年说:这女子长得这么漂亮,神情却非常可怕!一会儿,顾生到母亲屋里。他母亲说:刚才女子来借米,说是断炊已经一天了。这个女孩子很孝顺,家里穷得可怜,应该多少周济她一些。顾生听了母亲的话,就背一斗米去她家,并转告了母亲的话。女子留下来,也不说感谢的话。自此,女子也常到顾生家,见到顾母做衣服或鞋子,她就拿过来替顾母做,出出进进,帮着操持家务,就像顾家的儿媳妇一样。顾生看到这样,越发感激女子。后来顾家每次得到别人送来的礼物,总是分一半给女子的母亲。而女子也仍不说感谢一类的客气话。一次,顾母的阴处生病,疼得日夜喊叫,女子天天来看望她,给她擦洗换药,一天来三四次。顾母很是不安,但女子却从不嫌脏。顾母说:唉!我们家到哪里娶到个像你这样的媳妇,早晚伺侯老身到死!说罢就哭起来。女子安慰她说:你儿子很孝顺,胜过我们孤女寡母几百倍呢!顾母又说:在我床头来来去去的,这岂是孝子能办得到的?况且老身已是暮年之人,早晚难保不入土,我所不放心的就是没有后代根苗。她俩正说着,顾生进屋来。顾母哭着对儿子说:我们欠姑娘的太多了,你不要忘记,要报答她的大恩大德呀!顾生听了,向女子施礼感谢。女子说:你照顾我母亲,我都没有谢你,你何必谢我呢?于是顾生更加敬爱她。然而女子的举止一直很严肃,顾生一点也不敢轻易接近她。一天,女子出门回来,顾生注视着她。她忽然一回头,向顾生嫣然一笑。顾生喜出望外,就跟在女子后面进了她家的门。顾生想亲近她,女子也不拒绝,欣然同意。事后,女子告诫顾生说:这事只可一而不可再!顾生没表示同意,就回了家。到了次日,顾生又约女子相会,女子非常严肃地连理也不理他就走了。此后,女子仍天天来顾家,天天相见,并不给顾生好话听、好脸色看。有时顾生说句笑话逗她,她就冷语拒绝。有一次,女子忽然在没有人的地方问顾生:前几天常来的那个少年是谁?顾生告诉了她。女子接着说:那人举止行动,几次对我无礼!因为是你的朋友,没有理他。请转告他:要再对我无礼,他是不想活了!到了当天晚上,顾生把女子的话告诉了那少年,并且告诫他说:你要小心,她可不是好惹的!少年说:既然她不可侵犯,你怎么侵犯了她呢?顾生表白并无其事。少年又说:若是没有事,怎么男女之间不好说的话她都说给你呢?顾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少年又说:请你也转告她:不要装模作样!不然的话,我就到处给你们宣扬!顾生听了很生气,怒形于色,那少年就走了。一天晚上,顾生正一个人坐在屋里,女子忽然来了,笑着说:我与你情缘未断,这岂不是天意!顾生高兴得不得了,急忙把女子抱在怀里。忽然听到有脚步声,两人惊慌地起来,就见少年推门进来。顾生惊问:你要干什么?少年笑着说:我来看贞洁的人呀!又望着女子说:今天不怪我了!女子柳眉倒竖、脸面发红,一句话不说,急忙翻开上衣,露出一个皮囊,随手抽出一把匕首,闪闪发光。少年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女子追出门外,四下一看,不见踪影。她把匕首往空中一抛,嘎嘎有声,一道亮光像长虹一样,接着就有一件东西扑地落在地上。顾生急忙用蜡烛一照,见是一只白狐,已经身首两处了,他大惊失色。女子说:这就是你恋着的好朋友!我本来想饶了它,谁知他偏偏不想活!便收了匕首放在鞘里。顾生又拉女子进屋,女子说:刚才让妖精来扫了兴,请等明晚吧!说罢出门就走了。第二天晚上,女子果然又来了,二人便共同欢好。顾生问她有什么法术,女子说:这不是你应该知道的,需要保密。泄露了,恐怕对你不利。顾生又与女子商量嫁娶的事,女子说:我们已经同床共枕,我又帮助你干家务,已经成了夫妻,还谈什么嫁娶呢?顾生又说:你是不是嫌我家穷?女子说:你家固然穷,难道我家富有?今晚相会正是可怜你穷呀!临走时又对顾生说: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不能次数太多。该来的时候我自然就来;不该来的时候,你强求也没有用。以后两人遇到一起,顾生每每想引她单独说句话,女子每次都避开了。但是她来顾家缝衣做饭,料理家务依然如故,不亚于真正的媳妇!又过了几个月,女子的母亲去世了,顾生竭尽全力帮助女子料理丧事。女子从此就一个人过日子。顾生想:女子一个人住在家里,可以随便去找她了。于是他就跳墙进了女子的院子,隔着窗子叫她。但喊了好几声,没有人答应。他看看门,门关得好好的,人却没在屋里。顾生暗想:女子可能与别人约会。第二夜又去探看,仍和昨晚一样,他便将一个玉佩放在窗台上回家了。隔了一天,顾生与女子在顾母房里相遇,顾生走出房来,女子也追了出来,对顾生说:你怀疑我了?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有的不能随便告诉别人。今天不叫你怀疑,也不可能。但是有一件急事你得赶快帮我想法子。顾生问是什么事,女子说:我已怀孕八个月了,恐怕不久就要生了。我的身份还不清楚,只能给你生下来,但不能帮你抚养。你可秘密告诉你母亲,找一个奶妈,假说是抱了个小孩,不能说是我生的。顾生答应后,告诉了母亲。他母亲笑着说:这个姑娘真奇怪,娶她不愿意,却与我儿私自相好。高兴地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只等生下孩子再说。又过了一个多月,一连几天女子没有来顾家。顾母心里有疑虑,就去女子家探看。一看大门关得严严的,院里寂静无声。叫门很长时间,女子才蓬头垢面从屋里出来,请顾母进了屋,又把门关上。顾母进屋一看,一个小婴儿已在床上了。顾母惊讶地问:生了多少时候了?回答说:三天了。顾母解开小褥子一看,是一个小男孩,宽宽的脑门,非常可爱。顾母高兴地说:我的儿,你已经为老身生孙子了。今后你孤单一人,哪里去安身?女子说:我还有一件心事未了,不能告诉母亲。等夜里没有人时,可把小儿抱去。顾母回到家里,与儿子说了这一切,心里都暗暗觉得奇怪。到了夜里,便把婴儿抱回去了。又过了几天,夜半三更时,女子忽然推开顾生的门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皮口袋,笑着对顾生说:我的大事已办完了,从此咱们就分别了。顾生急着问是什么原因,女子说:你帮我奉养母亲的恩德,我一时一刻不会忘记。以前我曾对你说过‘可一而不可二’,是说报答你的恩情不在于与你同居,而是因你家贫不能娶妻,想给你留下后代根苗。本来希望一次就能怀孕,谁知又来了月经,所以破戒又与你同房了一次。今日既已报答了你的大恩大德,我的心事也已了却了,没有什么遗憾了!顾生问:皮袋中是什么东西?回答说:仇人的头。打开一看,血肉模糊。顾生非常惊慌,细问原因。女子说:过去一直没有与你说,就是因为事情机密,怕走漏了风声。今天大事已经成功,不妨告诉你。我本是浙江人,父亲官居司马,为仇人陷害,被抄斩满门。我背着母亲逃了出来,隐姓埋名三年了。之所以没有立即报仇,就是因为有老母在世。后来老母去世,却又有一婴儿在肚内,因此又推迟了一些时间。那些夜晚我没在家,是去探探仇人家的道路和门户,怕不熟,出了失误。说罢,就出了顾生房门,回头又嘱咐说:我所生的孩子,你要好好的养着。你福薄且没有多少寿限,这个孩子可以给你光宗耀祖。夜已深了,不要惊动老母亲,我走了。顾生心甚凄凉,正想问她到哪里去,女子身子一闪,像电光一亮,就不见了。顾生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木头一样,一直过了很久很久。到了天亮,顾生告诉了他母亲,母子两人只有感叹而已。三年后,顾生果然死了。他的儿子十八岁就中了进士,奉养祖母,直到送终。

    播讲: 王玥波
    1127人听过
  8. 天龙八部(电台录制版)

    天龙八部(电台录制版)
    完结评书

    《天龙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代表作。著于1963年,历时4年创作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小说叙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吐蕃国大轮明法王鸠摩智为抢大理国天龙寺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图谱,与天龙寺众高僧比武。段誉适逢其会,为救伯父保定帝,以深厚的内力为基础,一人使出六脉神剑,大败鸠摩智,后被鸠摩智用计擒住,带至姑苏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中原武林的慕容氏家中,在阿朱、阿碧帮助下逃脱。在苏州,他遇见苦恋表哥慕容复的王语嫣,对她一见钟情,苦苦追随;后又在无锡松鹤楼与丐帮帮主、有中原武林北乔峰之誉的乔峰结为异姓兄弟。乔峰来姑苏,本是找慕容复查清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他自己的成名绝技所杀一事,谁知帮内突生大变,他被指证为契丹人。为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和恩师玄苦,可二人已遇害身亡,目击之人皆认为是乔峰所为。他悲愤异常,百口莫辩,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战聚贤庄,与天下英雄为敌,后见杀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脱,却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门关,他为自己的身世所苦恼、自卑,因见宋兵屠杀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顶,立即顿悟,不再以契丹人自耻。为寻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爱恋。后其被马大元之妻所骗,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亲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终生。并答应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满身邪气,不以他人之是非为是非。乔峰带她至东北,从金人手中救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帮助消除叛乱,被封为南院大王。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为寻找一个色艺双全、聪明伶俐的徒弟,设下珍珑棋局,为少林寺虚字辈弟子虚竹误撞解开。相貌不佳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后,又被灵鹫宫主天山童姥带至西夏皇宫中,尽得逍遥派真传。天山童姥与西夏王妃李秋水同归于尽后,虚竹成为灵鹫宫主人,并与跟随王语嫣而来的段誉结为兄弟。为向方丈忏悔自己的罪行,虚竹回到少林寺,适逢天下各路英雄齐至少林寺,有丐帮、星宿派、姑苏慕容、鸠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恶人等等。西夏国张榜招婿,众人相继赶来。慕容复为应召拒绝王语嫣的爱情;众人救起伤心自杀的王语嫣,后段誉终于获得她的芳心;鸠摩智贪练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誉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西夏公主提出问题,只有陪同段誉而去的虚竹的回答令西夏公主满意。原来公主是当初天山童姥偷来为虚竹破戒的梦姑,二人终于结为连理。段誉回大理的途中,误入王语嫣的母亲、段正淳的另一情人李青萝设计捉拿段正淳的庄园之中;段延庆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们,也赶来这里,以杀死段誉要胁段正淳以皇位相让。经过一番搏斗,段正淳、刀白凤自杀殉情;段延庆飘然远逝;段誉回大理继承皇位。这一年,辽国发兵进攻宋朝,萧峰不愿生灵涂炭,胁迫辽国皇皇帝答应有生之年不向宋朝发兵、后感到愧对族人,自杀身亡;阿紫抱着心爱之人的尸体,挖出眼珠还给游坦之,跳下万丈悬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紧跟跳下;萧峰死后段誉作别虚竹夫妇,携王语嫣等一行人同归大理,却遇上了一心想做皇帝,最后发了疯的慕容复,小说故事到此结束。

    播讲: 张少佐
    2.68万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