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经典纪实小说

  1. 彷徨

    彷徨
    完结

    《彷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播讲:王革
    5万人听过
  2. 第一个总统[粤语]

    第一个总统[粤语]
    完结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播讲:张悦楷
    3.12万人听过
  3. 永别了舰队

    永别了舰队
    完结

    特别是成为虚拟现实的一部分时,当我感觉也成为系统的一部分。会不会使我不再相信真实事物的存在这大约是张小捷写《猫与讽刺小说》时希望读者思考的一个问题。作者的文笔很好,整体气氛的掌握也非常到位,可以说是这一期杂志最好的一篇。

    播讲:国风
    2.38万人听过
  4. 智慧风暴

    智慧风暴
    完结

    中关村是世界瞩目的“中国硅谷”,在这块土地上,无数中国智慧汇聚于此。当席卷全球的智慧风景撞击中国,职工遭遇下岗,最先起来迎战的就是中关村的科教知识分子,从他们投身产业的步伐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伟大民族从落后向复兴挝进的脚步声。他们的创举,昭示着一个划时代的大机遇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是第一部报告了中国当代新兴的先进社会生产力在中关村诞生和崛起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智者的灵犀,扫描和透视了中关村的兴起,王选等一批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生们的创业历程,以及重新认识教育,上大学为什么这么难等牵系千家万户的热点问题。作者还用新颖的方法,在每一章都写了《同时代的消息与参考故事》,揭示了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脉络以及中国的差距和潜力。本书更有点睛之作,即最后的《人生应有的三大知识平台及通识能力》,它有助于你解读世界,认识自己。

    播讲:柳欣
    3.23万人听过
  5.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
    完结

    2004年2月,中央电视台在保利剧院举办的“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本书收录了这次评选的十大人物及入围人物的主要事迹,敬一丹等主创人员经历感动、金庸等推委意见和网友意见选登。本书出版,彰显了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弘扬了体现中国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风尚。书中配有大量获奖人物、主创人员的珍贵照片,具有珍藏价值及史料价值。在十个奖杯后面,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获奖者,我们知道奖杯后面有上百个,上千个,上万个感动你我的人;我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着感动,这感动就像天上下的雨,就像人脸上的笑,有了这份感动,我们的日子就会滋润和温暖。

    播讲:佚名
    1.93万人听过
  6. 永远的清华园

    永远的清华园
    完结

    《永远的清华园》共30回,分三部分,其中收录了王元化、邓稼先、杨振宁等著名学者的回忆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清华永远向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称自己的祖国为父母之邦,因为那是我们父母居住的地方;他们称清华园为父母之园,因为那是他们父母把盛年的岁月献给的地方。在清华园度过童年的清华子弟们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过了大半个世纪以后,镌刻在记忆中的又是什么?你何不来亲自听一听?目录:王国维在清华园/重返清华园日记/父亲和我--忆先父马约翰先生/永在心头的温暖/墨香依旧--怀念先父张子高教授/天南地北坐春风--怀念先父梅贻琦校长/先父陈寅恪失明的过程/关于我的父亲--杨振声/清华--父亲/回忆父亲邓以蛰/毕生创新的赵元任先生/我父亲的音乐生活/父亲之风/父亲熊庆来先生的一些往事/父亲冯友兰先生收集的兵器/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播讲:佚名
    2.82万人听过
  7. 短篇广播剧精选

    短篇广播剧精选
    完结

    短篇广播剧精选

    播讲:佚名
    1.07万人听过
  8.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完结

    请找一张舒服的沙发坐下来,闭上眼睛、好好休息,慢慢放松自己的眼皮、肩膀、呼吸,让《我们的故事》慢慢流进心里。本书讲的是很简单的事情及很大的反刍空间,不是哗众取宠的讨好谁,因为很多事情真的不是很复杂。“单纯中却见直接的力量”,献给在生活中辛苦的你我。

    播讲:珠丽
    5.39万人听过
  9. 审判

    审判
    完结

    震惊国内外的沈阳“慕马大案”早已尘埃落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案将成为尘封的历史,尤其在办案人员的心头,它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丑闻,它有着让人心灵震颤的内幕,也揭示了一个让世人晓喻的公理。就查办工作而言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就案件本身而言有很多教训需要汲取。无论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还是研究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慕马大案”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最近,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关庚寅同志经过两年多深入采访,深刻剖析,向广大读者推出了全景式的《审判》一书,不仅再现了当年查办慕绥新、马向东等贪官污吏的过程,而且深刻剖析了“慕马”等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及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是一本不可多得喻世、醒世、警世的好书。相信不管是纪检监察干部,还是检察官、法官等办案人员,还是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人员,或是国营、民营的企业人员……看后都会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当这场反腐败战役大获全胜、全国反腐败斗争如火如荼、深入开展之时,《审判》一书通过对“慕马案”这一跨世纪的腐败大案进行一番全方位的透视,以警示后人,告诫来者,昭示我党与腐败决一死战的信心与勇气。

    播讲:丹松
    3.07万人听过
  10. 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
    完结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众多媒体热议。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众多网友在网上进行追悼。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在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播讲:文溪
    4.86万人听过
  11. 烦恼的冬天

    烦恼的冬天
    完结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最后一部长篇作品。经过大学生活和第二次世借大战的洗礼,年轻而有头脑的伊桑满怀热情回到家乡,但他原来印象中人与人之间那种淳朴的关西,已随着生存竞争的压力难以寻觅,伊桑只能用戏谑和自我嘲弄来掩盖内心的苦闷,然而爱妻的期盼、儿女的埋怨,终于使他向“善良”的自我背叛。他向移民局告发了待他如亲人的雇主,将雇主的店铺转为己有。他用计谋骗得了童年好友泰勒的地产,他甚至制服了狡诈的银行家。正当他得到一切的时候,原先鼓动他谋求私利的一个半娼办巫的女人却来要挟他,而儿子舞弊得全国作文奖一事也东窗事发,伊桑终于在利欲和良知的内心挣扎中清醒。作者简介:约翰·斯坦贝克于190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利纳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这个地区为背景的,包括《人与鼠》。青少年时期他夏天总在附近的农场帮工。1919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其后的6年中他曾几度辍学,最终也未能获得学位。他的第一部小说是冒险小说《金杯》,于1929年出版。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作品有《托蒂亚平地》、《胜负未决的战斗》、《愤怒的葡萄》、《伊甸园以东》、《与查利同行》等。

    播讲:权巍
    1.75万人听过
  12.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完结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与国旗有关的历史记忆;光荣与梦想;宝剑锋从磨砺出;威武与文明铸就的素质形象;离开国旗护卫队的日子;国旗,镌刻在我们心中。

    播讲:佚名
    3.62万人听过
  13. 风吹草动

    风吹草动
    完结

    用道德的尺子来丈量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最没意思的事,就像用一张大网来捞小鱼小虾一样,漏网的是大多数。我今天把我人生中的琐碎写下来,并不是要炫耀,也不是设立道德准则,更不是要获得文学上的认可。我只是想通过我的经历,指出人在事件中是如何地软弱,诱惑是如何地不可抵挡,我们是如何身不由己地被世俗卷裹着走,就如强劲的风吹来,原野上一片弯伏的植被一样,我们在历史的空隙中伸出头来,被风向所左右,然后渐渐地干枯,在干枯之前把种子拔苗助长在原野上,然后,历史再一遍地重复……

    播讲:任景行
    5.91万人听过
  14. 天魂

    天魂
    完结

    《天魂——航天精神纪事》是2011年中国宇航出版社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55年的光辉历程而编写的一部纪实文学。它用深情的语句讲述了一段生动感人、可歌可泣的事迹,披露了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次:在建国初期,第一颗导弹的决策和研制过程;在核弹发射成功后,第一颗核导弹的神秘研制过程;在“文革”时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离奇研制过程;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漫长研制过程;第一次开展载人航天的曲折故事;第一进行月球探测的幕后故事。披露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起步到超越的辉煌业绩,记述了航天领域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件,以中国航天事业55年光辉历程为写作背景,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追寻了中国航天人创造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的艰难历程,披露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起步到超越的辉煌业绩,记述了航天领域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件,刻画了航天战线感天动地的典型人物,在这一过程中集中展现了具有航天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统称航天精神)及其孕育形成的曲折过程。

    播讲:佚名
    1.96万人听过
  15. 中国宝藏大揭密

    中国宝藏大揭密
    完结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期间有许多的文化宝藏被埋于地下。本书将带领我们走上寻宝之路。

    播讲:佚名
    2.58万人听过
  16.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完结

    三十四年前,京津唐一带出现地质状况,国家地震局为了加强地震监测,派青年地质工作者周海光赴唐山任唐山市地震台台长。坚持自己的监测结论,周海光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与政治圈套;市长女儿向文燕的爱情,让他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

    播讲:焦宝如
    2.83万人听过
  17. 神九纪实

    神九纪实
    完结

    载人航天精神和文化却正在中华大地上日益发扬光大。我们记录辉煌,见证历史。时间进入2012年,对于中国航天界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国航天员时隔4年后,要再次踏上—飞天”征途,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再添砝码。

    播讲:韩涛
    2.87万人听过
  18.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完结

    家教书分为两类:一类强调的是教育的过程,一类强调的是教育的结果。本书属于后者。本书以于智博的故事为主线,阐述一些重要的成功秘诀——通过自我发现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一些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软实力在成长的道路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人公于智博留过级,考过倒数,上低级别的高中和大学,经历了各种挫折和艰难。但是从小培养的体育精神等软实力在关键时刻起了重要作用,使他转入名牌大学,进入500强企业,考上哈佛商学院MBA。27岁毕业后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28岁担任联想集团总裁助理。本书将使你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担任学生会领袖的高考尖子生被世界名校拒收;重点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在职场失利。本书将使你思考,如何培养或成为有后劲的人才。于智博三次参力DGMAT考试的经历极其耐人寻味,值得身处应试教育中的每个人深思!

    播讲:由笑凡
    3.95万人听过
  19. 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
    完结

    《长篇摄影报告文学:震中在人心》以一位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民生的真诚责任以及对灾区受难者的草根情怀与质朴爱心,以一个作家、军人、家乡人独有的三重身份和超乎想像的视角捕捉到的鲜活生动的细节,从人心的角度,深情而深刻地揭示了汶川特大地震对于人心的震撼与重创,真诚而真实地发掘了地震现场和精神废墟上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性之勇、人性之爱及人性之复杂与微妙:厚重而灵动地讲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历炼、重构并升华着人心、人性、人情、人缘和人品的诸多感人故事。作者曾以挥写中国“航天文学”天马行空而享誉文坛。大地震发生后,作者三赴灾区,独立思考,独立写作。《震中在人心》的基本思考点是:汶川特大地震对于人的心灵、精神的重创和摧残,大大超过了物质与肉体,受伤最重的是儿童,儿童受伤最重的是心灵。重建物质家园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心灵家园和精神大厦则更为重要。《震中在人心》一大特点是:文学与摄影联姻,图文融合,相互辉映,共同叙事。逼真生动的照片直击人心,渗透泪水的文字令人反省,在报告文学文体上引发了某种新的变革。并将传统的主流叙事转化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为报告文学带来新的叙事风格:同时作品举重若轻,另辟蹊径,对大地震中闪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特有的人性光芒,作了独具匠心的文学呈现,使作品逼近地震的本原状态,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思考。在汶川特大地震周年之际推出《震中在人心》,有其特殊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虽然天崩地裂那一刻已经过去,但灾难却给我们留下了种种深度思索。但愿书中讲述的一切,永远不再发生!

    播讲:韩涛
    4.65万人听过
  20. 边陲的灯火

    边陲的灯火
    完结

    边陲的灯火是杨蔚龄在泰国难民营做义工时的心情纪录、现实生活与人心、人性之间的拉扯、难民营真的是难民的庇护所吗?跟着杨蔚龄每日的记忆、这边陲上苦难同胞、所拥有的小小烛光、随时也都有熄灭的可能。现在就请您收听由联经出版社出版、杨蔚龄的工作记事录--边陲的灯火

    播讲:陈亭
    4.13万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