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长篇评书小说

  1. 行通济

    行通济
    完结

    行通济,是广东佛山一带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但是后来政府改为正月十五。在广佛都市圈,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元宵节活动,要数佛山民间自发的行通济,冇闭翳活动。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习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行通济影响力日益扩大,与行通济内念两个关键因素有关:一是体现了岭南民俗和广府文化,二是体现了祈福文化。这此早已烙在珠三角当地居民脑海的文化印记,经佛山当地政府的全力维持和推崇,加上近年来佛山传媒集团举全媒体力量积极参与和运作,成为当地人们共同的文化盛事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民俗。行是粤语走的意思,通济指的是通济桥。据说佛山城南今南浦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3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行通济,无闭翳这种说法在何时盛行?《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闭翳是指忧愁、衰气的意思。闭翳是广州方言,亦作屃。其意为气闷之外,还有阴暗困压的意思。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几百年了。行通济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行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和家庭幸福等。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现在,该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如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则以防滑条取代台阶,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体现了过桥祈福的意念。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和曾在南济观音庙做过庙祝的吴虾都表示:九出十三归的意思就是价值十元的东西,九元当押出去,却要以十三元来向当押店赎回。这根据当时佛山地区当押店发展兴旺而得来的。余婉韶认为,仅从这个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古时的佛山人已经有超高的经商头脑与智慧。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人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没有任何人出面组织,佛山万人空巷,为了一个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条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加。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表示,之前社会上流传着行通济要连续三年,无闭翳才会灵验的说法,但他们小时候不间断地多次行通济桥,也没听老人们提到这种说法。之后,他们查了史书,也没发现有这样的记载。此外,那句佛山人家喻户晓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俗语,史书也没记载。其他专家也普遍赞同这种说法。因此,行通济,无闭翳的口号是后来才形成的。通济桥位于今普澜公路北端的同济路口。明代这里为桥亭铺(即区)。它横跨佛山涌,该水道通大沙、弼塘、简村,石硍、奇槎诸乡,是当时通往顺德县主要水道。通济桥原是一座拱形的石桥,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长虹一样,荡漾于水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村尾垂虹。后人在桥旁石柱刻以对联便是形容此般美景。右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左联: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佛山史志》主编助理黄国扬认为,通济桥两岸建有南济观音庙和通运社坛后,每逢正月十六,四乡的人步行到通济桥,或者在社坛焚烧香烛、放鞭炮,或者步入观音庙烧香,男子求签,妇女就扯神前花灯灯带,接着就购买行运风车走通济桥,而且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因此,行通济的禁忌是:凡行通济桥的人,则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须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窦到澳口返回佛山镇,否则不吉利。人们认为在隆重的春节习俗结束时,举家老少欢欢喜喜行通济,祈求一年顺景行好运,行过通济,春节习俗也就完满结束,繁忙的劳作便开始了。于是行通济的仪式是先经南济庙,上通济桥,过通运社至茶亭,由存院围尾窦转入普君圩,或经蜘蛛山前归家,一路通顺,不得折回走回头路,以取一路通顺行好运之意。行通济新路线:岭南大道(同济东路)——同济东路——骑楼通道——通济桥——济世广场——普澜二路(同济路、同华东一路、同华东二路)。在行通济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手里都会拿着翠绿的生菜、金闪闪的小风车、玲珑的小花灯……近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梁国澄等人告诉记者,今天的行通济与昔日行通济相比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被称为行通济四大吉祥物中的花灯、风车、风铃都是后来增添的新内容。解放前市民几乎是空手走通济桥的,手里并没有拿花灯或风车,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民间风尚。梁国澄说,所有民俗的延续,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它能延续必然有他积极的一面。其实,我觉得风车、生菜、风铃、花灯都是些寓意很好的吉祥物,行通济因为有这些新元素,更加光彩夺目。清代的佛山镇为洛水所环绕,沿河共有20多座桥梁,人家尽枕河,居民往来,悉凭渡船和桥。众多桥梁成为城与乡、街与市之间的重要通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关这些桥的文化活动渐渐发展成为一些习俗,通济桥身处佛山南面出口,是沟通城乡的重要通道,佛山人行通济桥的风俗则是这种桥文化的代表。通济桥始建于明代,距今4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每逢正月十六,佛山人走出家门,来到洛水河畔,由南向北走过通济桥,以求一年平安顺利。行通济,无闭翳(即无烦恼)成了佛山人的习俗。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未变。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70多岁的余婉韶曾在市文化局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数十年,退休后为非遗保护工作发挥余热。她说,行通济的时间一些市民误说成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其实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农历十五晚11时(子时)开始,十六晚亥时(10点)结束。

    播讲:粤语,叶振邦
    2405人听过
  2. 康熙大帝第1卷

    康熙大帝第1卷
    完结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皇帝是这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八岁登基,执政61年。除权奸、废圈地、撤藩镇、定西藏、兴利除弊、发展生产,对巩固国基、加强清朝的封建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不失为一代开明的封建君主。本书共四卷228回,以历史大事为依据,融入传说、轶闻,记述了康熙皇帝一生的主要政绩。四卷之间既互相呼应,又各自独立成章,从帝王丰富多彩的宫廷生活到残酷激烈的朝政斗争;从勾心斗角的夺权阴谋到纯真无邪的爱情纠葛,都有极其生动地描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康熙大帝》原著为二月河,赵维莉、王瑞人改编,原著共分四册,分别为: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和乱起萧墙。均为章回体小说,每册为五十多章。

    播讲:赵维莉
    5269人听过
  3. 大河风流

    大河风流
    完结

    《大河风流》这部评书是根据东北作家朱东惠先生的小说《裂岸》改编而成。《大河风流》叙述了一个东北军人极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以及辽河两岸从本世纪初到共和国建立期间的沧桑巨变。冯德双因与张学良同乡同庚,意外步入奉天,开始了他从戎奋斗的人生之路。从张学良手下的军官,变成义勇军的司令,直至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书中对这一过程的再现异常生动,感人,不仅有曲折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而且糅进了深邃的儒,释,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涉及到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书中还塑造了如张学良,郭松龄等许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播讲:单田芳
    3874人听过
  4. 评书说案

    评书说案
    完结

    全新样态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评书说案,故事将全部取材于《法治在线》的真实案例,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田连元先生的评书形式进行精彩演绎,让您在笑声中有所感悟,获得启发

    播讲:田连元
    646人听过
  5. 张生_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

    张生_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
    完结

    《张生_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全56回)大明王朝经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面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应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播讲:张生
    777人听过
  6. 义侠传奇_刘立福

    义侠传奇_刘立福
    完结

    义侠传奇讲得是清光绪年间天津县班头李四海和山东贼王马永泰之间惺惺相惜的传奇故事,中间又有个号称砸锅的江先生和马永泰那个不怎么知道天高地厚的宝贝儿子掺合掺合喏喏喏喏,故事就更热闹了,至于故事好与不好,大家自己评价吧。

    播讲:其他
    1.78万人听过
  7. 林则徐_孙刚

    林则徐_孙刚
    完结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播讲:其他
    3691人听过
  8. 于公案

    于公案
    完结

       清朝的于成龙随康熙出巡,在途中遇到很多疑案,于成龙都一一破案,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于成龙实有其人,见于《清史列传》,与评书中于公事迹不同。最初说此书,在于公出京前还有松棚会和于公私访煤窑两段书,从群福庆以后说此书者删去前文,而从于公奉命赈济山西、押资出京说起,到石铁驿一段书前,共有十个单段,叙于公在英雄义士东方普、伍公然、计廉、李云等协助下,四处诛杀恶人,所遇盗魁鲜有能脱逃者。

    播讲:单田芳
    7259人听过
  9. 评书小段

    评书小段
    完结

    田连元说的笑话有特色,类似于相声中的“单口相声”。田连元,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出身说书世家,1948年,定居天津咸水沽,读书五年,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二十岁入本溪曲艺团.一九六五年参加辽宁省汇演.主要代表作品:《隋唐演义》、《杨家将》、《瓦岗寨》《小八义》《包公案》等。现为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人大代表;政协辽宁省委员;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播讲:田连元
    259人听过
  10. 黑涩校区

    黑涩校区
    完结

        月圆之夜,谁是吸血鬼最后的晚餐?理工大学惊悚系列第二季,十年来决不公开的高校诡秘事件记录,80后作家青子再次挑战不可思议悬疑禁区。     许由市理工大学数名学生前往西郊游玩,留宿度假村。月黑风高夜,惊悚事件骤然发生了,周青惨遭杀害,脖子上的两个牙印是致命伤。老教授突然逝世,方雅、胡静等人陆续遇害,刑警高飞霎时间陷入苦恼,种种迹象表明这是非人为的连环凶杀案。   “吸血鬼归来”的谣言顿时在校园里炸开了,人心惶惶!月圆之夜,“吸血鬼”邀请女学生秋雪来到墓地,秋雪会不会愤然孤身前往?真相浮出水面,“吸血鬼”确实是他吗?谁让谜情更加扑朔迷离,谁才是真正的“吸血鬼”?高飞、秋雪已经没有时间了……

    播讲:昊儒
    4.62万人听过
  11. 水浒全传(下)(180回)

    水浒全传(下)(180回)
    连载

    单田芳:生于1934年12月6日(阴历11月11日)祖籍山东德平(曾祖父祖父辈)又有说河北涞水南高洛人,原名单传忠,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等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播讲:单田芳
    6.6万人听过
  12. 此时此处许冠杰

    此时此处许冠杰
    完结

    此时此处许冠杰

    播讲:粤语,梁皓明
    1906人听过
  13. 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夺嫡
    完结

    雍正皇帝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君王,他在康熙末年诸王争位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康乾盛世承前启后的皇帝。他推陈出新锐意进取,一心一意清积弊,惩贪贿,极力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发养廉银等新政。这些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但却遭到上层社会的反对,致使他兄弟之间的矛盾激化。新老两代夺嫡风波愈演愈烈。而雍正又是一位刚愎自用、疾恶如仇、喜怒无常、独断专行的皇帝,因此他只坐了十三年龙位就暴死于深宫之中。对于他的死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稗官野史中更是众说纷纭,二月河先生却独辟蹊径,采取了极富传奇色彩的处理

    播讲:赵维莉
    3104人听过
  14. 千山传奇

    千山传奇
    完结

    《千山传奇》是由单田芳播讲是评书。所有的创作均由单田芳亲自完成。单田芳在2012年6月份到千山旅游,当时千山风景区的相关负责人找到自己,谈起关于千山要录制评书的事情,自己也想应该抽出时间好好宣传一下家乡的千山,但由于回北京后事情太多,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没想到千山风景区负责人专门到北京找他,前后聊天两次,拿了一大堆的材料,自己也想为家乡鞍山做点事情,便答应了下来。单田芳每年都会回鞍山与朋友聚一聚,但是从来没有好好地了解一下千山,这次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想为千山、为鞍山做点事情。千山确实有很多地方可以宣传,千山的文化太厚重,不是普普通通说一下乐和一下就完事儿了,千山历史上下几千年,自己反复考虑到底能不能胜任讲好这部评书。我今年已经80岁了,还真有点心疼自己,怕录书一着急上火得了高血压怎么整。单田芳说,他最开始顾虑重重,但是被家乡人的亲情所感染,我义不容辞在晚年为鞍山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也不愧自己为鞍山人。我决定接这个活儿,答应了就不能含糊。单田芳说,他从上百本资料中一页一页地挑选素材,晚上常常反复推敲评书的细节,干脆睡不着觉。对于《千山传奇》这部评书,单田芳最开始想应该有一个主人公,这个主人公的命运与千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仔细一想,这个主人公不能在千山待好几千年啊。后来他初步定这部《千山传奇》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虚就是指千山的神话和传说,实是指唐王征东、王尔烈等在千山周边留下的古迹,考证历史,这听了让人感觉可信,会很有意思。《千山传奇》这部评书,会将从古至今的千山神话传说和一些真人真事都融入进去。为提高千山风景区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宏扬千山历史文化,结合评书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千山风景管委会与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合作,创作60集评书《千山传奇》。《千山传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千山的历史传说与历朝历代发生在千山的真人真事,经过提炼加工,融汇贯通,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引人入胜。

    播讲:单田芳
    2017人听过
  15. 铁血冰河丹心谱

    铁血冰河丹心谱
    连载

    铁马冰河丹心谱,七十春秋话当年……从9月1日开始,每天下午14点,田连元先生将在沈阳新闻广播频道中为听众播讲长篇评书《铁马冰河丹心谱》,带您重新回到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味当年东北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辽宁省文联精心打造了长篇评书《铁马冰河丹心谱》。评书共20讲,由省曲协名誉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播讲,省曲协特邀著名曲艺作家崔凯、郝赫、于清涌、崔立君、董凌山等共同创作,内容主要选取从1931年九一八打响抗日第一枪至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这段时间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如九一八事变、平顶山惨案及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优秀代表,如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该评书是省文联、省曲协着力打造的重点曲艺作品,由中国曲协副主席、省曲协主席崔凯牵头,带领郝赫、于清涌、崔立君、董凌山等几位名家组成了创作班子,先后赴辽宁的沈阳、鞍山、抚顺、丹东、锦州、朝阳、葫芦岛及吉林、黑龙江等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精心打磨,完成了评书的文本创作部分。可以说,评书的主创和演播阵容强大,结构布局合理,地域特色突出,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此部评书也是田连元先生去年车祸后首次录播长篇评书,他克服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从修改本子、背稿到播讲,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高质量地完成了整部评书的播讲。

    播讲:田连元
    288人听过
  16. 张生_大明王朝第四部嘉靖皇帝

    张生_大明王朝第四部嘉靖皇帝
    完结

    《张生_大明王朝第四部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里,他曾宠信严嵩,罢免海瑞,迷信道教,不理朝政,扩建显陵,劳命伤财,应该说明朝由盛到衰,嘉靖当政是重大的转折点。《明史》在评价嘉靖皇帝时写道:“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所以明朝真正走下坡路,是从嘉靖开始的。

    播讲:张生
    1458人听过
  17. 乱世恩仇

    乱世恩仇
    完结

    《乱世恩仇》是一部长篇历史武侠评书。它以清朝“三藩之乱”为背景,通过江湖上练武人的恩怨纠葛,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画卷。

    播讲:张少佐
    3.05万人听过
  18. 新林则徐

    新林则徐
    完结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播讲:单田芳
    3.4万人听过
  19. 楚汉争雄

    楚汉争雄
    完结

    楚国有着叔侄项梁和项羽,而沛县有了刘邦,在起义之后,刘邦反秦与项羽成了两大对峙,项羽和刘邦,一个是胸怀大志的楚国贵族,一个是贪财好色的秦庭小吏。两个原本天差地别的人却因起兵反秦走到了一起。项羽拼死搏杀,却让刘邦占得便宜,难免心有不甘,便倚仗自己的强势,将刘邦遣入了偏远的汉中。从这时起,兄弟反目已成定局。刘邦入汉中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奇袭彭城,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很快,项羽也还以颜色,他整顿人马,反扑汉军,连战连捷,打得刘邦狼狈不堪。最终,刘邦依张良、陈平之计,合围项羽于垓下,逼得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刘邦建立大汉王朝。 。

    播讲:单田芳
    7.84万人听过
  20. 胡不字

    胡不字
    完结

    田连元,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出身说书世家,1948年,定居天津咸水沽,读书五年,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现为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人大代表;政协辽宁省委员;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播讲:田连元
    308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