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长篇评书小说
敌后尖刀——陆平陆平(1914-2002),原名刘志贤,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察冀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晋察冀平西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北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曾是一二·九运动学生领袖的陆平一直渴望到抗日前线去,1940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日伪不仅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还频繁扫荡。陆平是打游击、反扫荡的一把好手,春节前后,他穿着八路军军装,来到太行山区武乡县前王家峪村,进驻北方局。这一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九周年纪念日。陆平准备在河东村办个纪念活动,忽然有人报告,发现日伪扫荡部队已接近村子,得赶快转移。陆平和警卫员等6人,赶紧向村后的山上撤退。路上,他们遭遇小股伪军,且战且退,天色暗下来了,伪军怕中埋伏,不敢上山追击。陆平等人顺利转移。这样命悬一线的危险经常发生。1940年10月,日伪军又发起大扫荡,整个平西地委机关都要转移。陆平带着将近10个人到昌宛一带去。一天,他们刚刚住下,就被敌人包围。当时,日军有100多人,还有大量伪军。在躲避日伪军搜捕时,陆平以及3位警卫员和同伴们走散了。敌人紧紧追踪陆平。陆平他们发现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下边空着,被杂草遮蔽。他们赶紧藏在石下,子弹上膛,绝对不能让鬼子抓活的。陆平他们每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敌人追上来了,他们站在石头上高喊着:抓陆平,要活的。四下搜索未果,敌人只好撤退,他们万万没想到,其实陆平就藏在他们身边。这样的扫荡,一年要有好几次。日伪军扫荡时,肆意屠杀抗日根据地军民,还劫掠老百姓的粮食。由于当地山地多、群众少、队伍多,粮食本来就不够吃,陆平等八路军战士和当地百姓一样,经常几天都见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野菜、黑豆充饥。饥饿没有动摇陆平的信念,他不断鼓舞着军民的抗日热情。1941年8月,日军调集5个师团、6个混成旅和一部分伪军,共10万余人,在空军配合下,采取分区扫荡,逐个歼灭的方针和梳篦式清剿,分进合击的战法,分13路向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和平西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陆平等与平西军民奋起反抗,当年10月,秋季反扫荡斗争取得胜利,两个月里进行了大小战斗814次,共消灭日伪军7400人,俘600余人。反扫荡胜利后,陆平等回到平西地委所在的计鹿村。环顾遍地焦土,陆平等陷入沉思,该如何应对敌人频繁的扫荡和经济封锁。陆平等负责人决定召开平西地委扩大会议,总结反扫荡的经验教训。当年11月初,计鹿会议召开,百余名同志群策群力,一致同意陆平的到敌后去的建议,开展游击战,打破日军封锁。会议决定把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干部分成三路到敌后去。一路是北平的咽喉要道昌宛,第二路是米粮川、蔚(县)涿(鹿)怀(来),第三路是房(山)涞(水)涿(县)平原。当时昌宛地区情况复杂,敌人还在斋堂修了三个炮楼,危险性很大。而且群众基础也不太好。陆平主动要求把危险地区留给自己,把稍好一点的地区让给别人。计鹿会议之后,平西的形势发生根本的转变。敌后武工队、锄奸队活跃在敌占区,三路进军,就像三把尖刀直插敌人身后,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和经济封锁。不到三个月时间,运入根据地的粮食就有15万公斤。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陆平领导下的昌宛地区得到巩固,老百姓衷心拥护共产党,八路军在平西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蒋南翔(1913—1988)江苏宜兴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市西郊区党委委员,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并起草《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成为唤起民众争取民族独立的号角。1936年秋,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直接领导的中共北平学委书记。
赵然(1918—1944)房山区李各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房(山)良(乡)、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县议会议长等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鬼子拔据点,惩治汉奸叛徒,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根据地建设作出贡献。艰苦的斗争环境使他身染肺病,1944年5月16日不幸病逝,年仅26岁。房涞涿县委撰挽联悼念:开辟房良,发展涞涿,英风不愧燕赵;创建民主,巩固政权,功绩可谓卓然。
连维江(1914—1941)门头沟区上清水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加入地方抗日游击队,先后任三区、一区游击队长,严惩叛徒汉奸,粉碎清水伪治安团,配合齐家庄除奸小组消灭日本特务。1941年6月,在田寺村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杜家庄日军据点遭受酷刑,坚贞不屈,后被日军绑在树下,架炮轰炸,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赵永成(1915—1994)门头沟区燕家台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抗日村长,1939年任二区游击大队队长兼除奸团团长,人称快枪赵。抗战期间,率游击队教训伪乡长、除汉奸,打击伪治安团部,拔掉上清水村、燕家台村日伪军据点。抗日报纸《黎明报》曾报道他的事迹。
何基沣:喜峰口上大刀杀敌谈判桌前驳斥日军1933年春,日军南下逼近燕山山脉的长城各关口。3月9日,日军混成第14旅团到达喜峰口外,并占领口上高地,形势十分危急。当日下午29军37师109旅副旅长何基沣率部先行抵达喜峰口接防,喜峰口上大刀杀敌的事迹随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传唱海内外。喜峰口上大刀杀敌10日,37师109旅、110旅,38师113旅前来增援。经过几天的艰苦鏖战,喜峰口附近几处高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的伤亡都很大。经过反复思考,何基沣提议采用迂回夜袭的战术,从后侧偷袭日军宿营地。3月11日深夜,身背大刀,腰挎手榴弹的29军士兵,踏着冰雪,兵分三路,向日军阵地悄悄贴近。在夜幕的笼罩下,中国官兵们如从天降,挥舞着大刀,向沉睡的日军砍去,沉寂的山头,顿时杀声震天。狂妄的日军根本没料到中国军队会在雪夜偷袭,毫无防备,伤亡惨重。由于29军官兵的英勇抗击,日军攻占喜峰口的企图未能得逞。何基沣因战功晋升为110旅旅长。中南海里放歌震敌1936年,上任不久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和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企图软化29军军官和士兵,达到不战而占华北,进而吞并全中国的目的。6月6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日军官联欢宴会,何基沣等29军军官出席。酒酣之际,日方冀察政务委员会军事顾问松岛突然开始跳舞,继而舞刀,神情狂妄,气焰嚣张。29军军官们愤怒填胸,争相出场舞拳,誓与日军一决高下。何基沣按捺不住满腔激愤,纵身跳上一张桌子,高声唱起《黄族歌》:黄族应享黄族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在激昂的歌声中,29军军官们纷纷拿出大刀,准备随歌起舞……最后联欢宴会不欢而散,29军军官们却雄赳赳、气昂昂地迈出了怀仁堂。谈判桌前驳斥日军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发生。29军官兵的坚决抵抗,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为等待援兵,日军几次提出谈判以拖延时间。7月10日上午,中日联席会议在秦德纯住所召开。会上,日本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傲慢地代表驻屯军司令说:1937年7月7日夜,贵方在卢沟桥率先开火的不幸事件,本驻屯司令官表示遗憾。话音刚落,何基沣立即反驳:这是颠倒黑白!7月7日晚上10点40分,是你们在卢沟桥畔率先开枪。桥本群坚持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宛平城。何基沣大声笑道:桥本先生,请去问问卢沟桥上的狮子,如果桥上的400多只狮子异口同声让你们过去,我就后撤!他接着对日方代表愤怒地说:你们要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国的军队也不是好惹的!!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让人践踏!!!日方代表恼羞成怒,用武士刀直逼何基沣,何基沣毫无惧色,掏出手枪对准日方代表,谈判无果而终。与此同时,日军重兵向宛平城集结。7月29日,北平沦陷。8月初,何基沣率部沿津浦线边打边撤,阻滞日军前进,并在津浦线沧州、泊头、德州等地多次进行血战。人物小传何基沣(1898—1980)曾用名何芑荪,直隶(今河北)藁城人。先后在长城抗战和卢沟桥抗战中率部抗击日军,以机智顽强的作战风格著称于世。1939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1980年逝世后,遵其遗愿,将骨灰分撒在卢沟桥和淮海战场。何基沣(1898—1980)河北藁城人。193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长城抗战中,与赵登禹率大刀队夜袭喜峰口日军,因战功晋升第29军110旅旅长。1937年卢沟桥抗战中,率部抗击日军,以机智顽强的作战风格著称。
马福:焦庄户地道筑成抗日堡垒1943年冬,顺义焦庄户村外的马家坟地,又多了一个坟头,但这是个假坟。几天后日伪军进村要缉拿马福,乡亲们说马福最近暴病死了,不信到他坟上去看。敌人气急败坏之下,把马福的母亲打了一顿,临走时放言:捉到马福上秤称,有一斤分量给一斤钞票。这个马福,就是焦庄户抗日老村长。1939年夏,40岁出头的村民马福秘密入党,成为村里的第一名共产党员。马福按照区委指示,发动群众,夺取武器,成立民兵队伍,消灭伪村政,成为全村对敌斗争的带头人。在村长马福的带领下,焦庄户民兵经常到敌占区袭扰、破坏,闹得敌人日夜不宁。1943年秋,马福等带人蹲守,利用地雷炸翻日军的一辆汽车,缴获电台一部,子弹500多发。冬天又冒着大雪连夜破坏敌人电话线十多公里,砍电线杆40多根。敌人视马福为眼中钉、肉中刺,高价悬赏缉拿。无奈之下,马福只好演了一场假死的戏。有一次敌人来了,马福来不及向村外撤,就躲进了储存白薯的地窖。这次偶然的逃生经历启发马福,他想到把各家的白薯窖连接成暗道实现地下出村。马福找来村里的抗日骨干,一边找人设计方案,一边发动群众。焦庄户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严守秘密,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完成了预想的地道工程。1944年,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教育科长徐进到焦庄户指导推广冀中地道战的经验,根据保定冉庄(电影《地道战》拍摄地)的经验,借助汉字凹字,讲解了地道设计以及利用翻板防水、防烟、防毒气的原理。全村开始了改造地道的工程,并与南边的唐洞村、北边的大北坞村建成了连接三村的地下长城。经过多次改造的地道,不仅能藏、能走,还能防、能打。1944年5月,上级决定端掉龙湾屯的日伪炮楼。马福率领民兵把地道挖到离炮楼四五百米远的地方。打下这个炮楼,俘虏伪军40多人,缴获大枪37支,还有很多军用物资。焦庄户成了冀东抗日根据地安全可靠的堡垒。人物小传马福(1895—1979)人称老统一,焦庄户村人,1895年生。早年闯过关东。1939年入党,是村里的第一位共产党员。1942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43年被选为村长。1979年去世。
高鹏(1911—1959)辽宁辽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国民抗日军(红蓝箍)政治部长,巧袭德胜门外河北第二模范监狱,解救狱中难友。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后,任支队司令员。1938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曾率部参加百团大战。
冯运修:19岁书生闹市毙汉奸人物档案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锄奸团;1938年6月,参加火烧天津最大的百货公司——中原公司行动。1940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后刺杀汉奸吴菊痴,于8月8日牺牲,未能入学。老北京的胡同里总是充满着故事,尤其是抗日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大隐于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用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5月20日午后,长长的西四北四条胡同里,行人稀少,两侧修葺一新的房子早已和那个年代没有了关联,但历史的故事仍在。75年前,年仅19岁的冯运修便住在这里,身为汉奸齐燮元的外甥,冯运修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加入抗日锄奸团,闹市里单枪匹马枪毙一名汉奸,却也因此把生命凝结在了19岁这个美好年华。大汉奸外甥的另一种身份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开始了全民抗战,广大的爱国青年不甘心做亡国奴,以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活动。这其中便有一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秘密地下抗日锄奸组织——北平抗日锄奸团。时年16岁的冯运修,便是其中一员。根据同是锄奸团成员,如今93岁高龄的叶于良回忆,当时的冯运修矮而且瘦,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个枪手。冯运修还是当时大汉奸齐燮元的外甥,齐燮元曾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后来又出任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成为了大汉奸。齐燮元外甥的身份,让冯运修能经常出入军营,练得一手好枪法。闹市街头一枪毙汉奸1940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叶于良印象深刻。那天,日本人和伪政府在中山公园开庆功大会。叶于良和团里的成员李振英、冯运修等人打算刺杀到场主持日伪合作的汉奸巨头,目标是华北伪政权机关报《新民报》总编辑吴菊痴。叶于良回忆,当时,吴菊痴在台上吹捧日本皇军。散会了以后,吴菊痴坐着黄包车往南走,我们就跟着去了。叶于良记得,他们一直跟到石头胡同的同和轩饭庄。当天,评剧演员白玉霜在那儿宴请吴菊痴。我们就在门口等着,大概一个钟头,吴菊痴从里面出来,还是坐黄包车。到新华门外,正赶上有一个出殡的队伍,吹吹打打的,声音挺响。叶于良说,他们看看周围没人注意,猛蹬几步,接近黄包车。冯运修对着吴菊痴的太阳穴连开两枪,当时就死了。被捕前不忘保护抗团材料刺杀吴菊痴的行动,给北平日伪当局震动很大。1940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直接调动伪满洲国警察进入北平,对抗团成员开始大逮捕。1940年8月7日凌晨,日本宪兵队包围了冯运修在受壁胡同(今西四北四条胡同)甲12号的住所。警觉的冯运修发觉情况异样,立即将他保管的抗团材料、文件,拿到厨房焚毁。日伪军警破门而入,将他的父亲冯愰、弟弟等人捕获后,随即发现了藏在厨房里的冯运修,喊话叫他投降。冯运修不予理睬,继续烧文件。日伪军警发觉后,冲向厨房。冯运修开枪还击。日伪特务知道其枪法准,不敢上前,纷纷爬上院墙,一边劝降,一边射击。冯运修奋力还击。在日伪军警的枪声中,冯运修的枪声渐渐停止了。为了获取口供,日伪警察将冯运修送到南边不远的中央医院。此时的冯运修伤情剧烈、气息奄奄,已经不能说话了。1940年8月8日夜,冯运修牺牲在中央医院。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杀奸团。他利用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外甥的身份,1940年成功除掉伪新民会机关报《新民报》编辑局局长、汉奸吴菊痴。同年8月8日,在北平西四受壁胡同和日伪宪兵的枪战中受重伤牺牲。
善打伏击的王亢团长1940年9月11日,密云、丰宁、滦平的4000多名日伪军步兵、骑兵配合,对平北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78天的大扫荡,妄图消灭、驱逐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摧毁新生的抗日政权。11月28日,在丰滦密军民的打击下,日伪军的扫荡最终失败,只得分头撤兵。10团1营营长王亢得到下营村民兵的密报,驻扎在下营村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准备从白马河川撤往密云。于是,王亢决定在冯家峪村南边一里地的南湾子伏击这股日军。王亢把1连埋伏在河湾西岸的小山北侧,负责卡住敌人的退路;3连埋伏在河东的沟口,负责拦腰截击敌人;而他自己则站在河湾南边峭壁上一颗松树下指挥战斗。12月15日清晨,哲田中队进入伏击圈,王亢举起手枪,砰的一枪把一个骑马的军官击落马下。枪声就是命令,战士们一齐开火。哲田中队都是老鬼子,战斗力很强。经过短暂的慌乱,日军散开队形,伏在河边堤坝下、大石头后边进行顽抗。一队日军还向河西的小山发起了两次冲锋,结果被1连战士击退。从河东沟口冲击的3连,受到日军重机枪火力封锁,前进受阻。1连连长鲁智华见此情形,冒着弹雨滚下山坡,猛然跃起抓住滚烫的重机枪枪管,踢倒机枪射手,自己也中弹牺牲了。下午4点,增援的日军赶来,王亢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冯家峪战斗击毙哲田中队长以下90多名日军,开创平北抗日根据地消灭日军新纪录。但王亢在胜利面前却高兴不起来。这一仗,1连连长鲁智华、指导员冯汝霖、3连连长刘若海等67名指战员牺牲。战友的鲜血和生命使王亢陷入深深的思考。经过几天的认真总结,王亢向10团团长白乙化做了汇报,总结了三条伏击战经验:第一,伏击敌人时,战斗命令以暗号为好。如以枪声为命令,等于先向敌人报警,敌人会过快地占领有利地形。第二,伏击阵地尽可能靠近敌人,各分队要分段包干射击目标。第三,予敌以严重杀伤后,再收缴武器,避免无畏牺牲。1941年2月4日,10团团长白乙化在密云马营西山战斗中不幸牺牲。不久,王亢接过白乙化的旗帜,就任10团团长。4月中旬的一天,王亢团长获悉驻下营村的21名日军将沿着白马河川开往冯家峪村,他决定在东西白莲峪沟口——一条两山夹一谷的险要之地设伏,好好实践一次他总结的伏击战经验。他命令1连的两个排埋伏在沟两则的山上,尽量靠近道路,另一个排埋伏在山脚下的拐弯处,2连埋伏在路东的台地上,3连为预备队,而他自己隐蔽在路东的一个小山上指挥10点左右,日军进入伏击圈。王亢团长把鸣枪为号改为旗语指挥,机枪射手按照事前的布置分段扫射,步枪射手几个人共同瞄准一个日军,分工包干。两分钟内,21名鬼子还来不及散开就被全歼,而10团无一人伤亡。胜仗后看到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伏击战中学习打伏击,这就是王亢团长指挥艺术不断提高的秘密。
未名湖畔的故事如果你曾漫步北京大学燕园,是否还记得静静的未名湖,和湖中倒映的博雅塔?如果你曾在未名湖畔流连忘返,是否留意过西岸的钟楼,和钟楼近旁一个低矮的水泥小屋?如果你曾注意未名湖西南有一座四合院,是否知道院落的名字,和院中发生的故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在日军的分割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华北纷纷创建并发展,然而,抗日所需的医药和通讯器材却十分匮乏。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共北平地下党员燕京大学机器房技师肖田,决心秘密为抗日根据地筹集物资。沦陷时期的北平,筹集一般器材还容易些,最难弄的是电讯器材,特别是收发报机,市场严禁出售。1940年春,经党组织研究,建议由肖田向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林迈可求助。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林迈可,很快以物理实验室的名义,从国外采购到一批收发报机的零部件。为了躲避日本宪兵的搜查和干扰,收发报机的组装工作地点就设在林迈可的宿舍,燕京大学未名湖(今北京大学未名湖)西南,一座名为临湖轩的四合院的西房。林迈可负责线路设计,肖田和燕京大学英籍教授班威廉负责焊接组装。1940年7月,当收发报机组装完毕,正待运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时,根据地派来的同志却被捕了。肖田迅速把组装好的器材藏在博雅塔下的地下室和污水井中,逃过了日本宪兵的搜查。此时,如何与平西抗日根据地取得联系,尽快将物资送出去成了棘手的问题。正当焦急万分之时,党组织派来新的联系人陈洁,指示肖田创建新的交通站,运送抗日物资。为了尽快建立交通站,肖田化装成商人,混过几道日军卡哨,进入妙峰山,与平西游击队长张清华取得联系。很快,燕京大学交通站建立了,成员有伊之、赵富春等。交通员伊之是个刚参加革命不久的知识分子。专管赶车运物资的赵富春是个地地道道的朴实农民,麻子脸,小个头,人称赵麻子。当肖田把要运送的器材准备好,赵富春就甩着大鞭子,赶着一辆拉粪干的大车,和伊之赶到燕京大学。他们把收发报机、空气电池和各种物资装在大粪车的特制夹层里,覆盖好后,再装上臭烘烘的大粪干。准备妥当后,赵富春朝车辕上一坐,一甩大鞭就出发了,肖田和伊之远远地跟在后面,以防出现不测。赵富春非常沉着,越临近日军的岗楼,越潇洒自如,鞭子甩得山响,还悠闲地唱着小曲儿。到岗楼卡子门前,站岗的日本宪兵围上来,他仰起麻子脸,眯眼一笑:太君,粪干大大的,种菜的给太君米西米西的有!日本宪兵一闻臭气扑鼻,把鼻子一捂:开路开路的!于是,一声清脆的鞭响,大车平平安安地进了山。就这样,肖田和交通站同志们时而用粪车,时而用汽车,时而用摩托车,时而用自行车,将一批批收发报机、内燃发电机、机油、医疗器械、药品等紧缺物资,运送到抗日根据地。这些物资被及时分送到抗日前线的指战员、战地医生和伤病员手中,化成了一股股团结抗日的暖流。
刘文生(1893—1968)平谷区南山村人。1940年3月在凤凰山战斗中出名,1942年任村民兵队长、平三密二区民兵大队长,破道路、剪电线、抓特务,所率领的民兵队被誉为模范民兵队。1945年5月,在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群英大会上受表彰。
北京老帽山六壮士英勇抗日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广为人知,但老帽山六壮士的故事知道的人却不多,那是一个和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的抗日英雄故事。老帽山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十渡村、马安村之间的一座陡峭的山峰。1943年4月中旬的一天,房山南窖据点的300多名日伪军,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经过霞云岭等地向十渡地区进犯。当时,中共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委、县政府及八路军冀中10分区指挥机关驻在十渡地区,10分区27团团部在西庄村,冀中印刷所、银行在西河村,兵工厂在后石门村。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27团派20名战士在老帽山下一座可以俯视十渡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房涞涿联合县县长郝绍尧立即组织县政府人员和老百姓撤到西边的山沟里。这天早晨,战士们刚隐蔽好,日伪军高挑着旗子,出现在河谷的通道上。当日伪军进入射程之内后,战士们一齐开火。突然的枪声出乎日伪军的预料,他们丢下几具尸体慌忙后撤。很快,日伪军发现阻击的八路军人数并不多,于是分成几股,再次向山口扑来。八路军阻击阵地在5丈多高的悬崖上,战士门凭借有利地形,顽强地阻击来犯之敌。日伪军冲不上去,只能用机枪向山崖上疯狂扫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山崖下倒下一片日伪军,但八路军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阻击的预定时间到了,战士们开始撤离阻击阵地。突然,背后响起了枪声,几位战士应声倒下。原来,日伪军在汉奸的带领下从背后包抄上来了。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战士们发起了一次突围,但没有成功。14名战士牺牲了,最后只剩下6名八路军战士。他们且战且退,一步步退到了老帽山山顶。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石头砸。面前是一步步逼近山顶的日伪军,后面是悬崖。6名战士互相看了看,挂满硝烟的脸上露出慷慨赴死的刚毅表情:誓死不当鬼子的俘虏。一个,两个,三个,四个……6名战士一步步退到山崖边。就在日伪军嚎叫着扑上来时,他们抱枪纵身跳下山崖。日伪军闯进了十渡村,发现扑了个空,气急败坏,就放火烧了村里的400多间房子,向五合方向撤走了。民兵在山下找到血肉模糊的6位烈士遗体后,将他们就近安葬在老帽山下。41年后,1984年2月26日,共青团房山县委和十渡乡党委、政府,在老帽山建立了老帽山六壮士纪念碑亭,以表达人们对6位无名烈士的怀念之情。原中共房山县委书记李永芳题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六壮士永垂不朽!碑文写到:1943年春,我八路军六壮士在老帽山阻击战中,与日寇英勇搏斗,弹尽后宁死不屈,跳崖就义。特建此碑,以志纪念。没有人知道老帽山六壮士姓氏名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八路军战士、抗日英雄。
宋朝时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儿子,排行十三,年仅五岁,在元宵之夜看灯的人群中被歹人拐走。这个小孩凭着过人的机敏逃离虎口,后被皇帝近侍救下,并得到皇上召见(朝见了天子)。
原文:武孝廉石某,囊赀赴都,将求铨叙。至德州,暴病,唾血不起,长卧舟中。仆篡金亡去。石大恚,病益加,资粮断绝。榜人谋委弃之。会有女子乘船,夜来临泊,闻之,自愿以舟载石。榜人悦,扶石登女舟。石视之,妇四十余,被服粲丽,神采犹都。呻以感谢。妇临审曰:君夙有瘵根,今魂魄已游墟墓。石闻之,噭然哀哭。妇曰:我有丸药,能起死。苟病瘳,勿相忘。石洒泣矢盟。妇乃以药饵石;半日,觉少痊。妇即榻供甘旨,殷勤过于夫妇。石益德之。月余,病良已。石膝行而前,敬之如母。妇曰:妾茕独无依,如不以色衰见憎,愿侍巾栉。时石三十余,丧偶经年,闻之,喜惬过望,遂相燕好。妇乃出藏金,使入都营干,相约返与同归。石赴都夤缘,选得本省司阃;余金市鞍马,冠盖赫奕。因念妇腊已高,终非良偶,因以百金聘王氏女为继室。心中悚怯,恐妇闻知,遂避德州道,迂途履任。年余,不通音耗。有石中表,偶至德州,与妇为邻。妇知之,诣问石况。某以实对。妇大骂,因告以情。某亦代为不平,慰解曰:或署中务冗,尚未暇遑。乞修尺一书,为嫂寄之。妇如其言。某敬以达石,石殊不置意。又年余,妇自往归石,止于旅舍,托官署司宾者通姓氏。石令绝之。一日,方燕饮,闻喧詈声,释杯凝听,则妇已搴帘入矣。石大骇,面色如土。妇指骂曰:薄情郎!安乐耶?试思富若贵何所自来?我与汝情分不薄,即欲置婢妾,相谋何害?石累足屏气,不能复作声。久之,长跽自投,诡辞乞宥。妇气稍平。石与王氏谋,使以妹礼见妇。王氏雅不欲;石固哀之,乃往。王拜,妇亦答拜。曰:妹勿惧,我非悍妒者。曩事,实人情所不堪,即妹亦当不愿有是郎。遂为王缅述本末。王亦愤恨,因与交詈石。石不能自为地,惟求自赎,遂相安帖。初,妇之未入也,石戒阍人勿通。至此,怒阍人,阴诘让之。阍人固言管钥未发,无入者,不服。石疑之而不敢问妇,两虽言笑,而终非所好也。幸妇娴婉,不争夕。三餐后,掩闼早眠,并不问良人夜宿何所。王初犹自危;见其如此,益敬之。厌旦往朝,如事姑嫜。妇御下宽和有体,而明察若神。一日,石失印绶,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妇笑言:勿忧,竭井可得。石从之,果得之。叩其故,辄笑不言。隐约间,似知盗者姓名,然终不肯泄。居之终岁,察其行多异。石疑其非人,常于寝后使人瞷听之,但闻床上终夜作振衣声,亦不知其何为。妇与王极相爱怜。一夕,石以赴臬司未归,妇与王饮,不觉过醉,就卧席间,化而为狐。王怜之,覆以锦褥。未几,石入,王告以异。石欲杀之。王曰:即狐,何负于君?石不听,急觅佩刀。而妇已醒,骂曰:虺蝮之行,而豺狼之心,必不可以久居!曩所啖药,乞赐还也!即唾石面。石觉森寒如浇冰水,喉中习习作痒;呕出,则丸药如故。妇拾之,忿然径出,追之已杳。石中夜旧症复作,血嗽不止,半岁而卒。异史氏曰:石孝廉,翩翩若书生。或言其折节能下士,语人如恐伤。壮年殂谢,士林悼之。至闻其负狐妇一事,则与李十郎何以少异?白话文:石某是个武孝廉,他带着钱去京城,准备到朝中谋求个官做。到了德州,忽然得了重病,咳血不止,病倒在船上。他的仆人偷了他的钱跑了,石某十分气愤,更加重了病情,钱粮俱断,船主也打算赶他下船。正在这时,有一个女子夜里驾船来停在一旁,听到这事后,就自愿叫石某上她的船;船主很高兴,就扶石某上了女子的船。石某见这女子约有四十多岁,穿得很华丽,还很有神采风韵,他呻吟着向她表示了谢意。女子走到石某近前看了看他的面容,对他说:你本来就有病根,现在魂已出了舍,游于坟墓问了。石某听了,吓得嚎啕大哭。女子说:我有药丸子,吃了可以起死回生。你若好了,可不能忘了我。石某哭着对天盟誓,誓死不赢救命之恩。妇人随即拿药丸给石某服下。过了半天,石某觉得稍好了一些,女子就到床前喂石某好东西吃,侍奉得十分殷勤,胜过夫妻。石某越是感激不尽。一个月后,石的病就全好了;他跪着爬向女子,敬她犹如敬母。女子对他说:我孤单一人,没有依靠,你若不嫌我年纪大,我愿与你结为夫妻。当时石某三十多岁,妻子死了一年多了,听了女子的话,喜出望外,于是两人便同床共枕,互相爱怜。女子拿出钱来给他去京求官,并且约定好,一旦有了官职,回来接她一起回家。石某到了京城,用女子的钱贿赂朝官,得到了本省司阃的官职;剩下的钱买了华丽的车马,准备回家。这时候石某想,船上的女子年纪太大,终归不是合适的妻子。于是又用一百两银子聘了王氏女为继室。他心中有愧,怕女子知道,就绕开德州前去赴任。到任后一年多没有给女子去信。石某有个表弟,偶然到德州办事,与女子住近邻。女子知道他和石某的关系,就问石某的情况,表弟就如实告诉了女子。女子听了大骂,并把她怎样救石某的情况也告诉了石的表弟。表弟为她不平,劝慰女子说:我表哥可能因为公务繁忙,没有工夫来接你,请写封信由我转达他。于是女子写了信,由石的表弟捎去。然而石某一点不放在心上。又过了一年多,女子自己去找石某,到后住在一家旅店里。找到石某官衙门前,请看门的给通报一下,石某拒不接见。一天,石某正在喝酒,听到大门外有喧骂声。他放下杯正听时,女子已掀帘进了屋子。石某吓了一跳,面如土色。女子指着他骂道:无情郎,你好快乐!不想想你的富贵是哪里来的?我对你情分不算薄,你就是想娶个妾,和我商量一下何妨?石某一句话也说不出。过了好长一会儿,石某才跪在地下自己认错,花言巧语地乞求饶恕。女子的气才稍稍平静下来。石某与王氏商量,叫王氏以妹妹的身份向女子见礼,王氏不同意;石某一再要求,王才答应了,去拜见女子。女子也回拜了王氏,并对王氏说:妹妹不要担心,我并不是妒嫉厉害的女人。他做的事,实在不近人情,就是妹妹你也不愿意有这样的男人。于是便向王氏讲了以前的经过,王听了也很气愤。她俩交替着骂石某,石某惭愧得无地自容,唯要求今后自己赎罪。这才安静下来。在这之前,女子还没有来时,石某已告诉看门的,若有女人来不要通报。事已至此,石就迁怒看门人,暗中责备看门人不应给女子开门。可是看门的却坚持说大门一直锁着,没进来什么女人。石某对女子产生了怀疑,又不敢再去问。他与女子表面上有说有笑,但貌合神离。幸亏女子贤惠,从不争晚上与他在一起。一日三餐后,便关上门自已早早睡了,从不问石某睡在哪里。王氏起初对女子有些害怕,怕与自己争男人;见女子这样,就更加敬重她,早晚问候,像伺候婆婆一样。女子对下人宽和体谅,但却明察秋毫。一天,石某失了官印,合府沸腾,都走来走去,无计可施。而女子却笑着说:不用愁,把井里的水淘干了,就能找到。石某照办了,果然官即找到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只是笑,却不回答。看样子,她好像知道偷印人是谁,但一直不肯说出来。又住了近一年,石某观察女子一举一动,有许多奇异的地方。便怀疑女子不是人类,常叫人偷听女子夜里说些什么。下人说只听到她终夜在床上有振衣服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女子与王氏十分亲密。一晚,石某到上司官署去没有回来,女子就与王氏饮酒。因多喝了几杯,就醉了。伏在桌子上现了原形,变成了一只狐。王氏十分怜爱她,就给她盖上被子。过了一会,石某回来,王氏告诉他女子的情况,石某想杀了女。王氏说:她就是狐,哪里对不起你?石某不听,急忙找佩刀要动手,而女子已经醒来。她对石某骂道:你真是蛇蝎行为,豺狼心肠,一定不能与你常住在一起了。以前我给你吃的药丸子,请你还给我!说罢朝石某脸上唾去,石某觉得像冰水一样凉,顿时喉咙一阵发痒,吐出了药丸子,这丸子仍如以前一样。女子抬起丸子,气愤地走了。石与王氏追出看时,已无影无踪了。石某当天夜里旧病复发,咳血不止,半年工夫就死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的名字,古人一般用自己的书房名字给自己的著作命名,志异是记录奇怪的事的意思,这是说这是一本关神怪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赵起杲在浙江严州刻印。冯镇峦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评点《聊斋》,并称当代小说家言,定以此书第一。
崔显堂(1896—1942)门头沟区田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主任。1942年5月,受党组织指示担任伪乡长,从事秘密抗日工作。6月至7月,三次被日军抓去审问,受尽折磨。7月19日,在日军准备活埋他时,他徒手与敌殊死搏斗,壮烈牺牲。1983年,门头沟区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赵城妪,年七十余,止一子。一日入山,为虎所噬。妪悲痛,几不欲活,号啼而诉之宰。宰笑曰:虎何可以官法制之乎?妪愈号啕,不能制之。宰叱之亦不畏惧,又怜其老,不忍加以威怒,遂绐之,诺捉虎。媪伏不去,必待勾牒出乃肯行。宰无奈之。即问诸役,谁能往之。一隶名李能,醺醉,诣座下,自言:能之。持牒下,妪始去。隶醒而悔之,犹谓宰之伪局,姑以解妪扰耳,因亦不甚为意。持牒报缴,宰怒曰:固言能之,何容复悔?隶窘甚,请牒拘猎户,宰从之。隶集猎人,日夜伏山谷,冀得一虎庶可塞责。月余,受杖数百,冤苦罔控。遂诣东郭岳庙,跪而祝之,哭失声。无何,一虎自外来,隶错愕,恐被咥噬,虎入,殊不他顾,蹲立门中。隶祝曰:如杀某子者尔也,其俯听吾缚。遂出缧索挚虎项,虎帖耳受缚。牵达县署,宰问虎曰:某子尔噬之耶?虎颔之。宰曰:杀人者死,古之定律。且妪止一子,而尔杀之,彼残年垂尽,何以生活?倘尔能为若子也。我将赦之。虎又颔之,乃释缚令去。妪方怨宰之不杀虎以偿子也,迟旦启扉,则有死鹿,妪货其肉革,用以资度。自是以为常,时衔金帛掷庭中。妪从此丰裕,奉养过于其子。心窃德虎。虎来,时卧檐下,竟日不去。人畜相安,各无猜忌。数年,妪死,虎来吼于堂中。妪素所积,绰可营葬,族人共瘗之。坟垒方成,虎骤奔来,宾客尽逃。虎直赴冢前,嗥鸣雷动,移时始去。土人立义虎祠于东郭,至今犹存。
张敬贤(1910—1947)顺义区唐洞村人。1939年任顺义县第一游击大队侦察排班长,配合八路军第3支队袭击王泮庄据点,烧毁日伪炮楼;打退怀柔伪警察队讨伐,缴枪20多支;配合四区基干队截击伪新民会自卫团,击毙敌团长;剿灭杨各庄一带土匪,击毙匪首,为开辟和发展根据地作出贡献。
俞慎认识了同姓的读书人俞士忱,结拜为兄弟,他把俞士忱和妹妹素秋带回家。素秋是绝色美人,长得粉白如玉。俞慎夫妻像对待同胞弟弟妹妹一样爱护俞士忱和素秋。不久,俞士忱得了重病,临死前向俞慎交待:咱们名为兄弟,实际并不同宗,可以通婚,既然嫂嫂这么喜欢素秋,我死后,让素秋给您做妾吧。
原文:牛成章,江西之布商也。娶郑氏,生子女各一。牛三十三岁病死。子名忠,时方十二;女八九岁而已。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有牛从嫂,年已六袠,贫寡无归,送与居处。数年,妪死,家益替。而忠渐长,思继父业而苦无赀。妹适毛姓,毛富贾也。女哀婿假数十金付兄。兄从人适金陵,途中遇寇,资斧尽丧,飘荡不能归。偶趋典肆,见主肆者绝类其父;出而潜察之,姓字皆符。骇异不谕其故。惟日流连其傍,以窥意旨,而其人亦略不顾问。如此三日,觇其言笑举止,真父无讹。即又不敢拜识;乃自陈于群小,求以同乡之故,进身为佣。立券已,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久之,问:而母无恙乎?忠又不敢谓父死,婉应曰:我父六年前,经商不返,母醮而去。幸有伯母抚育,不然,葬沟渎久矣。主人惨然曰:我即是汝父也。于是握手悲哀。又导入参其后母。后母姬,年三十余,无出,得忠喜,设宴寝门。牛终欷歔不乐,即欲一归故里。妻虑肆中乏人,故止之。牛乃率子纪理肆务;居之三月,乃以诸籍委子,取装西归。既别,忠实以父死告母。姬乃大惊,言:彼负贩于此,曩所与交好者,留作当商;娶我已六年矣。何言死耶?忠又细述之。相与疑念,不喻其由。逾一昼夜,而牛已返。携一妇人,头如蓬葆。忠视之,则其所生母也。牛摘耳顿骂:何弃吾儿!妇慑伏不敢少动。牛以口龁其项。妇呼忠曰:儿救吾!儿救吾!忠大不忍,横身蔽鬲其间。牛犹忿怒,妇已不见。众大惊,相哗以鬼。旋视牛,颜色惨变,委衣于地,化为黑气,亦寻灭矣。母子骇叹,举衣冠而瘗之。忠席父业,富有万金。后归家问之,则嫁母于是日死,一家皆见牛成章云。白话文:牛成章,是江西的一个布商。妻子姓郑,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牛成章三十三岁时病死了。儿子牛忠,当时才十二岁;女儿不过八九岁罢了。母亲不能守节,卖掉家里的东西,改嫁而去。留下兄妹二人,难以生存下去。牛成章有个叔伯嫂子,已经六十岁,孤独一人没有依靠,就收留了两个孤儿一块生活。几年后,老太太去世了,家中生活更加困难。牛忠渐渐长大,想继承父业,但苦于没有本钱。这时,妹妹嫁给了一个姓毛的商人,家中很富有,她哀求丈夫借几十两银子给了哥哥。牛忠跟着别人去南京,途中遇上了海寇,身上带的钱都坡抢光,他没法回家,只好到处流浪。一天,偶然走进一个当铺,见铺主极像他的父亲;出来后,秘密访查打听,姓氏名字都和父亲一样。牛忠十分惊讶,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只是每天在当铺旁边转来转去,暗地察看铺主对他有没有反应。铺主对他却毫不理会。牛忠经过三天的观察,铺主的说笑举动,真是自己的父亲,一点不错。当下又不敢拜认,就向铺中的佣人自我介绍,请求以同乡的身份,到铺中做佣人。立好契约后,铺主看他的姓名,家乡住地,似乎心里有所触动,问他从哪里来。牛忠哭着说出了父亲的名字。铺主听后,怅然若失,像有心事一般。待了很久,又问:你母亲好吗?牛忠又不敢说父亲死去,委婉地回答说:父亲六年前出外经商,至今还没有回家。母亲改嫁,幸亏有伯母抚育,不然,早就埋到山沟里了。铺主十分悲惨地说:我就是你父亲啊。于是,父子拉着手,悲哀万分。随后,父亲领他到内室拜见后母。后母姓姬,三十多岁,没有生育,牛忠来到,她很高兴,在内室设宴招待他。自从牛忠来到之后,牛成章始终闷闷不乐,就想回老家一趟。妻子担忧铺中没人照管,没让他走,牛成章便带领儿子处理铺里的事务。过了三个月,他把铺中所有的帐册托给儿子,自己急忙整理行装回了老家。父亲走后,李忠把父亲已去世的实情告诉了后母。后母听了很吃惊,说:他经商来到这里,过去和他交往的好友,留下他开了这个当铺;娶我来已经六年,怎么说他死了呢?牛忠又详细叙说了一遍。二人都产生了疑念,不明白其中的因由。过了一天一夜,父亲从老家返回来,手里拉着一个妇人,头发乱蓬蓬的。牛忠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牛成章揪着她的耳朵,跺着脚大骂:为什么抛弃我的儿子!妇人非常害怕,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牛成章用嘴咬她的脖子,妇人大声叫牛忠,说:儿呀快来救救我!儿呀快来救救我!牛忠再也忍不住,急忙向前用身子把他俩隔开。牛成章还在忿怒时,妇人突然不见了。众人很惊讶,大声嚷叫有鬼。再看牛成章,脸色突然变得苍白,穿的衣服一下子落到地上,化为一股黑烟,也不见了。母子二人惊叹不已,将牛成章的衣服、帽子埋葬了。牛忠继承父亲的家业,成了富有万金的大户。后来牛忠回老家问起生母,原来她在父亲回去的那天去世了,家里人都说见过牛成章。《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的名字,古人一般用自己的书房名字给自己的著作命名,志异是记录奇怪的事的意思,这是说这是一本关神怪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赵起杲在浙江严州刻印。冯镇峦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评点《聊斋》,并称当代小说家言,定以此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