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经典纪实小说
《群山之巅》是著名作家迟子建暌违五年之后,最新长篇小说。写作历时两年,是呕心沥血、大气磅礴之作。《群山之巅》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小说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十七章,笔触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却又诗意而抒情。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也说明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岩松看日本以媒体的视角和新闻人的敏感。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为了更好地贴近受众。满足大众了解日本的需求。采访人物和专题的设定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网友的建议。特别是希望把中国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诸如环保问题、老龄社会问题、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等。通过“看日本”而得到一定的解答。“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是作者的希望也是“看日本”的宗旨,因为面对未来,不了解别人是危险的。不了解别人如何做的就不能请楚自己前进的方向。日本是一面镜子,走近他们。可以照见自己。七十年前。戴季陶先生曾感叹说,日本已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过千百次,而中国呢?希望《岩松看日本》对读者了解日本能够有所裨益。
该小说以终南山为大背景,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将农村与城市、社会与家庭、传统道德与现代思想的碰撞、灵与肉、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纵横交错,波澜跌宕。作者以崭新的视角和清新又老道的笔法,向人们展现了一幅跨度三、四十年的当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
人生险恶,世人皆知。人生之路,光彩也好,暗淡也罢,没有神仙相助,全凭自我把握!好好活着,走好自己的路,这大概是《死囚档案》带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提醒。全书收入的30多个真实案例,居然有10多个案例是与情感有关,原配妻子买凶杀二奶的有之,少男爱上古稀老翁最终导演同性恋者间的残杀有之,情妇杀情郎的、打工仔杀女老板的、异国他乡杀人灭口的等等,一个“情”字,毁了多少才子佳人、高官俊杰?因才犯罪也占相当份额,有的胆大包天虚开增值税几十亿,有的挪用贪污巨额公款,中饱私囊。还有家庭暴力案件、沦丧道德案件、集资诈骗案件、受辱女警官激愤杀人案件,全书所披露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给人以血的警示。
一个曾经令各大地下赌场的大小赌徒、老千们闻风丧胆的职业老千,金盆洗手后对半生嗜赌的惨痛人生的自述:好奇——观看——小试——小赌——大赌到豪赌的过程,从初出茅庐的老千到老千高手,再到专门抓老千的高手,最后在悔恨、失落中退出“江湖”。大起大落的刺激人生,是一群群疯狂赌徒的众生相缩影:欺诈、争斗、圈套,输得就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光、亲情、人性,以及那些令人痛惜的美好。作者通过对亲历一个个赌场骗局的叙述,道出局中内幕劝诫读者: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所谓十赌九骗,唯一不骗你的那次是为了钓你的鱼。
当它们在飞行中相交的时候,世界就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这是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话。我们不妨把科学和艺术比做...科学幻想小说的产生、繁荣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而世界也的确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人类文明之花已铺展大地
说要说的有理,评要评的个性,机智黑色幽默,犀利一针见血,讽刺入目三分,读万卷书的智慧升华与您激情分享-尽在铁嘴老梁说天下
在蘑菇云下抢拍,在核试验场上采访。八一电影制版厂原保密片室张贡友,以目己在罗布泊十几年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了回忆录《我拍核爆炸》,从一个摄影师的视角,为我们再现了当年发生在中国大西北的那段秘密的、曾经震惊世界的历史。全书20余万字篇幅,40多个故事,讲述了摄影师们在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波和放射性沾染中抢拍核爆炸的情形,记录了当年核秘密军团的英雄壮举,许多情节都是第一次披露。书中还配发了当时抢拍以及后来收集的200多幅照片,其中半数照片都是首次公布。张贵友,1937年生,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导演,北京人。1955年入伍,1960年调入八一厂纪录片室,先后任摄影、导演和主编工作。参与创作的影片有50余部.其中多数都是专供高层领导观看的保密片。从1969年开始,被安排前往西部神秘之地罗布泊,秘密拍摄我国核试验的电影资料,前后历时15年时间。其间亲历了我国各种类型的核试验,记
1995年11月12日到1996年2月17日,郭光允被羁押在石家庄市看守所近3个月,“专案组”对他进行了残酷的人身和精神迫害;1996年2月17日,郭光允被无故判处两年劳教。后因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申请保外就医后才得以于1996年11月30日提前回家。1997年初,郭光允和老伴毅然走上了寻求公平和正义的漫漫上访路,前后历经6年时间。2003年2月13日,石家庄市委机关工委代表市委、省委党组向郭光允正式道歉。2003年8月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对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审查,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撤销正省级职级待遇的处分。郭光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迎来了迟到的正义。
小桥老树自荐这本书里,有我和侯卫东的影子!这是一个系列小说,共计5册。主人公王桥属于巴州大族的子弟,经过百年沧桑,其家族成员散于各地。王桥中师毕业后不甘在农村教书,辞职闯荡江湖,受挫后回巴州读复读班,准备考大学。考到山南大学后,树立了从政理想,积极参加学生会工作。毕业后成为山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分配到巴州下属昌东县工作。他努力工作,洁身自好,短时间内就成了基层的领导干部,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先后与吕琪、李宁咏、晏琳、张晓娅等女子发生了感情纠葛,并最终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他也为爱情,最终离开了奋斗多年的机关单位,进入了国企。后来独自创业,成为巴州著名的企业家。
艺术史使天下人爱人所爱、好人所好、敬人所敬。本书以“中国的眼光”看待西方的艺术史,构建出了一条中西方文明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的道路。艺术是个挑战。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一部中国民间的百科全书,一部行走社会的防骗秘笈,一个令人震颤的民国江湖。一个名叫呆狗的96岁老人,颠簸一生,传奇一生。你能看到旧中国江湖八大门中的各个流派,能够看到江湖上的勾心斗角和下套设局,能够看到人贩子、盗窃团伙、算命先生、拆白党、放鹞子、碰瓷团伙、诈骗团伙、做旧团伙、丐帮等民国江湖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26年前,作为全面跟踪彭加木搜救过程的唯一作家,叶永烈获得了丰富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将对彭加木的失踪做出可信解答
被誉为“当代官场现形记”的长篇报告文学《沈阳慕马大案纪实》,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宏林在对沈阳慕马大案进行跟踪采访后,写成的一本全景式描写慕马等腐败份子犯罪经过及查处慕马大案经过的书。作者不辞辛苦,对党政要员、办案人员、涉案人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实地采访。全书把慕绥新、马向东从发迹到走向毁灭的过程加以艺术再现。在跌宕起伏、悬念重重的剧情中,人大主任在市委坚定有力的支持下,运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一一挫败市长的种种阴谋,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激浊扬清,惩治腐败!本书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反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题材的作品,深刻展现了在党内和政府内正义力量与腐败势力的激烈斗争!而由辽宁电台录制的广播版报告文学《沈阳慕马大案纪实》更是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广播文艺奖。
本书以中国火箭、导弹、卫星和飞船的研制与发射历程、两代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内幕为主要内容,以发射场为中心展开故事,全方位再现了五十年间中国国防尖端艰难发展的秘密历程。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相关决策内幕,到数十万科技人员的大量攻关细节;从国际上几个大国间的生死博弈,到发射场无数科技将士的前赴后继,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长期身处国防尖端领域,十几年间,分别走访了从高层到基层的不同人物。当中国“921”工程最早还在论证阶段时,就拍摄了许多现场争论和勘察的图片,当发射场最早选址时,就曾经亲手在现场立起来的两处木桩上方写下了“I工位”和“II工位”字样,并亲自设计了奠基纪念杯,其后即在此位置上建起了飞船发射场的测试厂房和发射塔,后来又一直参与并关注着“921”工程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收集了大量工程故事,查阅了数以千计的档案资料,采访了众多当事人,尤其是对“921”工程七大系统历任总指挥与总设计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作者深入采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机要秘书、军事秘书、外事秘书、警卫人员、医护人员、服务人员等,获得了最详细具体、鲜为人知而双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通过三次预见预言、四次痛哭、五次发脾气、六个办公室、周恩来与酒、衣食住行、休息与娱乐、夫妻之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周恩来逝世全过程的深情描述,塑了一位至高至圣、至情至性、大智大勇的“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说要说的有理,评要评的个性,机智黑色幽默,犀利一针见血,讽刺入目三分,读万卷书的智慧升华与您激情分享-尽在铁嘴老梁说天下
本书所写的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迪·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夫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丝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免心的爱情。本书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故事。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育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本书自70年代在国外出版后,至今仍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和荧屏。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