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人物传记小说

  1. 诸葛亮

    诸葛亮
    连载

    ——历史纪传体专辑——《诸葛亮篇:千古名将英雄梦|三国风云》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叹息的智圣专辑优势:1、拨开迷雾,解答你心中谜团的专题2、纪传体+史评=开启全新的音频呈现模式

    主播:茂桐笙花文化
    1.01万人听过
  2. 香草美人邓丽君

    香草美人邓丽君
    完结

    以甜蜜情歌风靡东南亚的一代歌后邓丽君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个人生活却屡遭磨难。她出身贫寒,成名后一直受流言困扰,曾因“假护照事件”被囚七日,受尽屈辱,死时身边竟没有一个亲人。在感情之路上她更是历尽沧桑:初恋情人死于空难;第二位恋人在举行婚礼前又突然病逝;与成龙情投意合却遭母亲反对;与郭孔丞谈及婚嫁时,男方家长竟要求她脱下歌衫,洗尽铅华,邓丽君只好忍痛割爱。万念俱灰的邓丽君从此不再言嫁……本书第一次真实地披露了邓丽君孤寂、凄凉的内心世界,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主播:佚名
    1万人听过
  3. 李鸿章晚清第一能臣

    李鸿章晚清第一能臣
    完结

    李鸿章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尽力呼吁改革、实行改革,与整个洋务运动相始终。而他的后继者也跟随着他的脚步,沿着他开辟的道路实行着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化。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不仅仅是旧道德、旧文化、旧功名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那种五千年封建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

    主播:焦宝如
    1万人听过
  4. 裴艳玲传

    裴艳玲传
    完结

    她是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

    主播:萧玉
    9686人听过
  5. 十道羊皮卷

    十道羊皮卷
    完结

    一集一个人生真理,比如坚持不懈,或如乐观自信,作者用他自己的经验告诉人们,成功值得我们一步一步的追寻。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今天,我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好几代前的智者种下的。

    主播:佚名
    9584人听过
  6.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
    完结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也是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主播:不详
    9583人听过
  7. 鬼谷子成功谋略大全

    鬼谷子成功谋略大全
    完结

    治世谋略,处世良方对曾国藩处世智慧感兴趣的朋友点此收听对励志经典羊皮卷感兴趣的朋友点此收听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而又漫长悠久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水流有起有落,有激荡有低回,文化也有褒有贬,有高扬有诋毁。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历史的血脉。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鬼谷子》融古通今,更具现实意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竞争双方还是合作对象,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较量,都在寻求制胜自强之道。一国的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到国家之生死存亡;一个人的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关系到企业经营之成败得失;一个人在职场的言谈举止,关系到他的升迁去留;即便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谈技巧运用如何,也关系到此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甚至此人的生死安危。

    主播:野贺
    9549人听过
  8. 没有军衔的将帅

    没有军衔的将帅
    完结

    他们没有走向共和国的授衔台,他们是千百万先驱慰藉的代表,他们出色的军事业绩,卓越的军事智慧,惊人的战争勇气,非凡的人生品德,却鲜为人知……

    主播:王晓南
    9416人听过
  9. 马寅初传

    马寅初传
    完结

    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一生历经三个朝代,跨越一个多世纪,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享年101岁。马寅初于1882年出生于绍兴县皋埠村的一户农家,幼年随父母迁居嵊县浦口。其父善酿洒,在此经营马树记酒店。浦口位于嵊县东郊,四明山西麓,剡江与黄泽江在此汇合。昔时水利交通便利,是一个农村小集镇。马寅初先生就在这山明水秀、乡风淳朴的农村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他自幼天资陪颖,勤于思考,不愿死读书。1906年在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获得博士学位。近百年来,是我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时代。马老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他在各个时期的关键时刻,总是支持进步,追求光明,欢迎革新,反对倒退。

    主播:瞿弦和
    9413人听过
  10. 中华武功

    中华武功
    完结

    中国武术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中国武术也分为很多种,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武功,这些武功是真实存在的吗.....

    主播:不详
    9406人听过
  11. 霍英东[粤语]

    霍英东[粤语]
    完结

    讲述霍英东先生一生,对朋友的真诚,对祖国的热爱!

    主播:梁浩明
    9383人听过
  12. 陈逸飞传

    陈逸飞传
    完结

    陈逸飞59年的生命历程,几乎都跟绘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最后10年,其生命又跟电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或者说他是的一个重要身份是导演。本书对陈逸飞的生平纪事做了详细讲述,并通过他的生前好友及各界人士的回忆,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所熟悉的陈逸飞。

    主播:佚名
    9354人听过
  13.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完结

    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

    主播:卡拉
    9291人听过
  14. 山枣

    山枣
    完结

    《山枣》是一部20万字的自传小说,作者常祝爱是一名西安女出租车司机,1971年出生于陕北佳县。1985年考入佳县戏剧艺术学校,在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分配在佳县剧团从事戏剧表演工作四年。1994年来到西安,1999年购买出租车从事出租车运营服务工作至今。她用平凡“书”写感动,记述了自己40年的坎坷人生:因家境贫寒刚出生就被父母扔进尿罐差点送命;小时候跟随母亲乞讨谋生;14岁被迫辍学;15岁给大哥换亲。但她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和暴力的家庭,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总是对生命抱有希望,对未来抱有梦想,并且通过艰辛的努力,利用自己的睿智发现机遇、抓住机遇,走出了陕北大山,迈进了繁华都市,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出租车业务。

    主播:杨琳
    9115人听过
  15. 傅彪传记

    傅彪传记
    完结

    傅彪(1963---2005),从小生活在北京总后勤部的军队大院儿里。他的家庭,就像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式的家庭。和妻子张秋芳1989年正式结婚,合作过两部电视剧并在剧中饰演夫妻。傅彪演出的作品有《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幸福时光》,《一声叹息》等热门电视剧,塑造的“面瓜”、“高宝生”等鲜活人物深受观众喜爱。2001年荣获第21届中国大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2005年8月30日,傅彪因肝癌不治于北京逝世。

    主播:佚名
    9094人听过
  16. 王阳明

    王阳明
    完结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主张省察克治。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者考虑到学生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王阳明还提倡教学中要动静搭配,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乐习不倦。本书包括传奇的出生经历、顽皮的天才少年、用计谋改变继母、超出常人的志向、莫名失踪的新郎、向大儒请教学问、失败的格竹实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开启仕宦的生涯等内容。

    主播:圣创轩丶皓明
    8893人听过
  17. 司马迁忍辱发愤著信史

    司马迁忍辱发愤著信史
    完结

    他的家世十分辉煌,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而且还是祖传的;他曾经走过几乎大半个中国,可以说是*早的自助旅行家;他曾经做过皇帝的机要秘书,耳闻目睹过许多“潜伏”、“暗战”之类的军国大事,可以说也曾风光无限;他遭受了做男人*为不堪的奇耻大辱,但硬是活生生地挺过来了;但他从没有屈服过命运的打击,写成了名垂千古的不朽巨著。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主播:尚笑
    8849人听过
  18. 魔女蛇头仲翠平

    魔女蛇头仲翠平
    完结

    讲述了一个福建普通女人仲翠平由福建到香港再到美国的传奇经历。本来单纯的少女怎会变成魔女?...

    主播:张遥
    8694人听过
  19. 司马迁

    司马迁
    完结

    司马迁是个大历史学家,大文学家。他和他的千秋名著《史记》是个庞大的存在,耸立在中国历史和文学的大道上,没有谁能绕得过去,也没有谁和谁的作品能取代。他的伟业,他空前绝后的文采,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无人取代的卓越贡献,还有他作为男人遭遇的旷世屈辱,既让人景仰、诚服和击节赞叹,又让人心生悲悯。如何穿越上千年的时光走进他所处的时代,走进他宽广、博大而又困惑痛苦的内心世界,对任何一个学者,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司马迁在忍受奇耻大辱之后仍然想着端正历史,写司马迁,同样也必须端正态度。简约、洞明、犀利,直面生命的痛疼和重量,直至把中国文人那点可怜的自尊逼入墙角,这是首先要确立的。不能纯净,不能气冲丹田,不能全力以赴,就不能免去繁杂、琐碎,不能免去阴暗和艰涩。要大气、苍劲,紧追生命的主题,身怀真正的悲愤,勇于充当历史和文学的殉道者;同时又要游刃于悲怆与低语之间,若壮士那般啸风泣雨,弹铗而歌。面对血迹斑斑的摧残,心狠不起来,或狠得过度,都不可取。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死与死是不一样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普及得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句名言。然而在说出这句话时,他很可能远没有我们理解的那么从容,那么坦然。因为他必须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在泰山与鸿毛之间作挣扎。这种挣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自我伤害的过程。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为完成那部像泰山那样沉重的《史记》,一次次咬紧牙关,强行嚼碎了他作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屈辱。但文人毕竟是文人,当他完成《史记》之后,他自己认为他的死重如泰山,而在汉武帝刘彻的心里,却依然轻如鸿毛。因此刘彻把杀司马迂的任务留给他的孙子,有如给后人留下—件礼物。在作品中,既可读出了司马迁的巨大天才和伟岸人格,更读出了作者的寄托。尽管从艺术上看,这部小说还存在着不少可以挑剔之处,如写得太实、太满、太露,笔无藏锋,抒情、议论都缺乏必要的控制等,但它却是充满激情的,有着脉息的搏动和生命的蒸腾。

    主播:佚名
    8671人听过
  20.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完结

    农历猴年岁末,一本名叫《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传记不动声色地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最显眼的书架上。无任何官方宣传,无任何大规模的公共宣传活动,然而,仅仅10多天,第一批印刷的20万册图书在全国各大书店销售一空,春节期间马不停蹄赶出来的40万册,也旋即被市场瓜分,让出版社、销售商、读者都大吃一惊。我们看到,《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无可争议地成为近期最热门的社会事件、文化新闻之一。

    主播:佚名
    8518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