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讲述了以老李为主的北平财政所几个科员的离婚危机及家庭纠纷。小说以科员老李为切入点,集中展示了特定时代的普通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及其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小说中日常生活的呈现使得老李这个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既指向复杂的社会现实,也同时针对其人格中具有的传统文化积淀进行了多向的思考。
《龙图忠义传》《龙图忠义传》是由徐盛宇先生为好友量身打造的一部评书,而故事情节又独立成章。本书结构紧凑、剧情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听众即能享受到当年的感觉,又能听到新的故事。姚传政,1974年11月10日出生,11岁开始自学评书,擅长配音,可以模仿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多个人物,曾多次参加过比赛,在山东济南电视台举办的《模仿单田芳。我来说隋唐》荣获全国二奖。
风靡世界的探案推理名著。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的听觉盛宴。大侦探福尔摩斯重临,全景立体声儿童推理广播剧热血、推理、悬疑,一起燃烧你的脑细胞严选《福尔摩斯》经典案件故事。业内专业编剧操刀改编,严谨剖析各种精彩案件。主播一人演绎多个人物,每个角色和故事情景均进行精心的个性化性格、语言处理,不灌输、不说教,教会你福尔摩斯式的逻辑思维。大型全景立体声,电影级大片盛宴音乐后期反复打磨,全新打造梦幻全景实感,代入满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营造一场听觉盛宴。化身超级侦探,开启一场惊险的破案之旅!听名著,和听故事一...
晚安,FM100.5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孙夫人为什么不能和刘备相亲相爱?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失街亭的马谡是被挥泪斩了还是逃走了,抑或是在监狱里躲猫猫死掉的?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诸多疑点,很少有哪个史学家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大隋唐》南北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统一了中国。杨坚的二儿子杨广为夺皇位,弑父夺权,欺娘戏妹,鸩兄图嫂,成为隋朝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全书从扫灭南陈建立隋朝到大唐建立,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朝在短短的三十七年里,皇族内部和朝臣中倾轧非常厉害。天下纷争,十八家反王割据城池。秦琼、程咬金、罗成与绿林豪杰单雄信等人结为四十六友,两次反山东,占据了瓦岗山,打退了隋朝杨林的几次围剿。他们在瓦岗与唐国公李渊父子,召集天下群雄反隋兴唐,终于在四平山一战,确定胜局,后来兵取长安灭了隋朝,定国号大唐。李世民招安瓦岗寨众英雄,扫灭各路反王,一统大唐江山。
在风水界,把聚集天地气运的古玩称作道藏,传说道教灵宝宗分支的天宝派流传着一副《六十四卦爻象图》,集合六十四件阴阳气、运煞势的道藏可以逆天改命,平凡青年徐彬误服阳运道藏,开启了生死瞳界,能够辨别天地气势,同时为了改变自己杯具的人生,走上了艰苦而漫长的夺宝之路…
葬人经故事讲述葬把式传人和邪恶帮会互相使用禁咒斗法的过程民间流传一句老话:“宁可生来没人接,不可死后无人送”这人如果意外亡故,没有处理好身后事,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植物是什么吗?为什么仙人掌能在沙漠里生存?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含羞草害羞的秘密是什么?植物的世界,色彩斑斓,奥秘重重,跟随好奇宝宝小花卷和智慧的小鱼老师,在欢声笑语中揭开植物的神秘面纱!
《张生_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大明王朝第五部张居正(全56回)大明王朝经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面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应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一开始,穿成假太监的李易只想安分苟活着,但后来,看着高贵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变了。“江山你坐着,皇后我替你照顾。”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是坐不稳啊!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国不国,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
新纪元2065年,秦泽穿越平行世界,入职安管局军需处。任务一:设计符合暗杀任务的狙击步枪。执行特工:“这是暗杀啊大哥!你为什么给我湮灭炮?”秦泽:“目击证人全部消灭,不就是暗杀吗?”任务二:隐蔽式手雷。执行特工:“领导我不是故意要暴露,刚拔出手雷,一颗人造太阳升空了!”秦泽:“两千平方米寸草不生,威力还不大?”任务三:多功能载具一辆执行特工:“这是车?不对!是飞机!也不对!你特么为什么给我一款高达?”秦泽:“没错啊,功能不多吗?”安管局特工联名上书,“秦泽不能再留了,执行过他的任务的人全都曝光了。”“说好的间谍组织,你们怎么……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一方天地逐渐演变成银河系至今,引起了虚空中某种力量的窥探,渐渐的试图侵入银河系,探究盘古开天辟地的奥秘,引发一场上万年的神魔大战,第一代炎帝神农氏带领众神汇合如来佛祖将被虚空神秘力量侵蚀的魔祖困于无间地狱,没想到魔祖自爆化身万千狂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日佛道合力也只能困住本祖一时,银河系也不过是虚空一粒沙尘而已!本祖已借虚空之力练就不死不灭之躯,千年之后,本祖自会重现人间。”这自爆的力量引发无间地狱入口再起祸患,炎帝被陷其中,顺应天命作为天选之人轮回入世,获得盘古大神的开天辟地之功法《虚空九渡》,且看炎帝如何拯救银河系再创高峰突破天帝大关,完成盘古未完成的宿愿。
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在犯罪现场模拟变态凶手的犯罪心理侦破案件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故事!凶案频繁发生,公安厅挑选了四名犯罪行为侧写师组建了特案组,负责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特大、以及连环凶杀案进行侦破。;\;;\;
幼儿图鉴认知大百科——名枪这是一本为2-6岁小朋友设计的认知大书,让小朋友认识各种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等各种名枪及其背后的故事,内筒丰富,听觉惊艳,满足小枪迷对枪的喜爱与好奇。
黎家老祖黎灼被请出山时……黎家香火已传到第一百三十代,不仅子孙被人欺,经商还受蒙骗,香火亦是奄奄一息。黎灼忍无可忍,亲自上阵炮轰。她的出现,让黎家上下痛恨不已!黎家大伯:要不是这灾星来了,禹氏怎么会无缘无故断了合作!黎家老太太:我不管!一定要把她赶出去!无论是什么办法!黎家千金:就她还想给人颜色瞧瞧,简直可笑!就在众人准备看她笑话时...“老祖,叶总裁送了上亿订单,只为了和你共进晚餐……”“老祖,夜公子送了一座小岛,说这是见面礼……”“老祖,陆影帝发了退圈公告,想和你来场说走就走的爱情……”消息接二连三响起,怀中美男睁开双眸,目光深沉又锐利。“你想跟他们走?”薄唇轻启,沈曜双手收紧,双眸忽然充血怒红。“黎灼,你吸了我的血,逼我做了契约,如今就是这般丢下我?”怀中老狐狸红了眼眶,千年吸血鬼的心也软了。黎灼深深叹气,却道天凉好个秋,莫名其妙成了负心汉……黎灼:我没有沾花惹草,我爱沈曜(的血)
都说穿越必有艳遇,她穿也穿了,遇也遇了,可事情到她头上怎么就不按套路发展了呢?那帅哥,既然都英雄救美了,真的不打算来个结伴同行,以身相许么?那王爷,人家都卖身为奴了,你真打算带着人家一道去泡妞么?好吧,以上皆是玩闹,身为皇妃,她可是一个很有职业操守的人。只是,又有谁知道,她这个世人眼中的宠妃其实只是个摆设?可怜她白天得斗皇后,斗嫔妃,斗公主,晚上还得跟皇帝BOSS争床位。作为一枚穿越女,她要向世人证明,咱也是能玩得了宫斗,闹得了天下,爬得了龙床滴。
恐惧是一种合理的感觉,如果没有悬念,恐惧只是一种错觉,诱人的名利、无忧的占有、彻底的自由、回荡的低泣、变形的脸、滴血的伤口……种种可能在你脑中闪现,答案就在声音的背后,本系列精选8个恐怖故事,个个扣人心弦,让人感到恐怖的气氛。目录:01殡仪馆的恐怖故事02殡仪馆惊魂03对面窗子里的灯04魔鬼送来的盒子05你还我钱06神秘的邮件07午夜我要吃脑子(上)08午夜我要吃脑子(下)
原文:俞慎,字谨庵,顺天旧家子。赴试入都,舍于郊郭。时见对户一少年,美如冠玉。心好之,渐近与语,风雅尤绝。大悦,捉臂邀至寓,便相款宴。审其姓氏,自言:金陵人,姓俞,名士忱,,字恂九。公子闻与同姓,又益亲洽,因订为昆仲;少年遂以名减字为忱。明日,过其家,书舍光洁;然门庭踧落,更无厮仆。引公子入内,呼妹出拜,年十三四以来,肌肤莹澈,粉玉无其白也。少顷,托茗献客,似家中亦无婢媪。公子异之,数语遂出。由是友爱如胞。恂九无日不来寓所;或留共宿,则以弱妹无伴为辞。公子曰:吾弟流寓千里,曾无应门之僮,兄妹纤弱,何以为生矣?计不如从我去,有斗舍可共栖止,如何?恂九喜,约以闱后。试毕,恂九邀公子去,曰:中秋月明如昼,妹子素秋,具有蔬酒,勿违其意。竟挽入内。素秋出,略道温凉,便入复室,下帘治具。少间,自出行炙。公子起曰:妹子奔波,情何以忍!素秋笑入。顷之,搴帘出,则一青衣婢捧壶;又一媪托柈进烹鱼。公子讶曰:此辈何来?不早从事,而烦妹子?恂九微哂曰:素秋又弄怪矣。但闻帘内吃吃作笑声,公子不解其故。既而筵终,婢媪彻器,公子适嗽,悞堕婢衣;婢随唾而倒,碎椀流炙。视婢,则帛剪小人,仅四寸许。恂九大笑。素秋笑出,拾之而去。俄而婢复出,奔走如故,公子大异之。恂九曰:此不过妹子幼时,卜紫姑之小技耳。公子因问:弟妹都已长成,何未婚姻?答云:先人即世,去留尚无定所,故此迟迟。遂与商定行期,鬻宅,携妹与公子俱西。既归,除舍舍之;又遣一婢为之服役。公子妻,韩侍郎之犹女也,尤怜爱素秋,饮食共之。公子与恂九亦然。而恂九又最慧,目下十行,试作一艺,老宿不能及之。公子劝赴童子试。恂九曰:姑为此业者,聊与君分苦耳。自审福薄,不堪仕进;且一入此途,遂不能不戚戚于得失,故不为也。居三年,公子又下第。恂九大为扼腕,奋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艰难若此!我初不欲为成败所惑,故宁寂寂耳;今见大哥不能自发舒,不觉中热,十九岁老童,当效驹驰也。公子喜,试期,送入场,邑、郡、道皆第一。益与公子下帷攻苦。逾年科试,并为郡、邑冠军。恂九名大噪,远近争婚之,恂九悉却去。公子力劝之,乃以场后为解。无何,试毕,倾慕者争录其文,相与传诵;恂九亦自觉第二人不屑居也。榜既放,兄弟皆黜。时方对酌,公子尚强作噱;恂九失色,酒琖倾堕,身仆案下。扶置榻上,病已困殆。急呼妹至,张目谓公子曰:吾两人情虽如胞,实非同族。弟自分已登鬼箓。衔恩无可相报,素秋已长成,既蒙嫂氏抚爱,媵之可也。公子作色曰:是真吾弟之乱命矣!其将谓我人头畜鸣者耶!恂九泣下。公子即以重金为购良材。恂九命舁至,力疾而入,嘱妹曰:我没后,急阖棺,无令一人开视。公子尚欲有言,而目已瞑矣。公子哀伤,如丧手足。然窃疑其嘱异,俟素秋他出,启而视之,则冠巾袍服如蜕;揭之,有蠹鱼径尺,僵卧其中。骇异间,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所隔阂?所以然者,非避兄也;但恐传布飞扬,妾亦不能久居耳。公子曰:礼缘情制;情之所在,异族何殊焉?妹宁不知我心乎?即中馈当无漏言,请勿虑。遂速卜吉期,厚葬之。初,公子欲以素秋论婚于世家,恂九不欲。既没,公子商素秋,素秋不应。公子曰:妹年已二十矣,长而不嫁,人其谓我何?对曰:若然,但惟兄命。然自顾无福相,不愿入侯门,寒士而可。公子曰:诺。不数日,冰媒相属,卒无所可。先是,公子之妻弟韩荃来吊,得窥素秋,心爱悦之,欲购作小妻。谋之姊,姊急戒勿言,恐公子知。韩去,终不能释,托媒风示公子,许为买乡场关节。公子闻之,大怒,诟骂,将致意者批逐出门,自此交往遂绝。适有故尚书之孙某甲,将娶而妇忽卒,亦遣冰来。其甲第云连,公子之所素识;然欲一见其人,因与媒约,使甲躬谒。及期,垂帘于内,令素秋自相之。甲至,裘马驺从,炫耀闾里。又视其人,秀雅如处女。公子大悦,见者咸赞美之,而素秋殊不乐。公子不听,竟许之。盛备匳装。计费不赀。素秋固止之,但讨一老大婢,供给使而已。公子亦不之听,卒厚赠焉。既嫁,琴瑟甚敦。然兄嫂系念之,每月辄一归宁。来时,匳中珠绣,必携数事,付嫂收贮。嫂未知其意,亦姑从之。甲少孤,止有寡母,溺爱过于寻常,日近匪人,渐诱淫赌,家传书画鼎彝,皆以鬻还戏债。而韩荃与有瓜葛,因招饮而窃探之,愿以两妾及五百金易素秋。甲初不肯;韩固求之,甲意似摇,恐公子不甘。韩曰:我与彼至戚,此又非其支系,若事已成,则彼亦无如何;万一有他,我身任之。有家君在,何畏一俞谨庵哉!遂盛妆两姬出行酒,且曰:果如所约,此即君家人矣。甲惑之,约期而去。至日,虑韩诈谖,夜候于途,果有舆来,启帘照验不虚,乃导去,姑置斋中。韩仆以五百金交兑俱明。甲奔入,伪告素秋,言公子暴病相呼。素秋未遑理妆,草草遂出。舆既发,夜迷不知何所,逴行良远,殊不可到。忽有二巨烛来,众窃喜其可以问途。无何,至前,则巨蟒两目如灯。众大骇,人马俱窜,委舆路侧;将曙复集,则空舆存焉。意必葬于蛇腹,归告主人,垂首丧气而已。数日后,公子遣人诣妹,始知为恶人赚去,初不疑其婿之伪也。取婢归,细诘情迹,微窥其变,忿甚,遍愬都邑。某甲惧,求救于韩。韩以金妾两亡,正复懊丧,斥绝不为力。甲呆憨无所复计,各处勾牒至,但以赂嘱免行。月余,金珠服饰,典货一空。公子于宪府究理甚急,邑官皆奉严令,甲知不能复匿,始出,至公堂实情尽吐。蒙宪票拘韩对质。韩惧,以情告父。父时休致,怒其所为不法,执付隶。及见诸官府,言及遇蟒之变,悉谓其词枝;家人搒掠殆遍,甲亦屡被敲楚。幸母日鬻田产,上下营救,刑轻得不死,而韩仆已瘐毙矣。韩久困囹圄,愿助甲赂公子千金,哀求罢讼。公子不许。甲母又请益以二姬,但求姑存疑案,以待寻访;妻又承叔母命,朝夕解免,公子乃许之。甲家綦贫,货宅办金,而急切不能得售,因先送姬来,乞其延缓。逾数日,公子夜坐斋头,素秋偕一媪,蓦然忽入。公子骇问:妹固无恙耶?笑曰:蟒变乃妹之小术耳。当夜窜入一秀才家,依于其母。彼自言识兄,今在门外,请入之也。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把臂入斋,款洽臻至。倾谈既久,始知颠末。初,素秋昧爽款生门,母纳入,诘之,知为公子妹,便欲驰报。素秋止之,因与母居。慧能解意,母悦之,以子无妇,窃属意素秋,微言之。素秋以未奉兄命为辞。生亦以公子交契,故不肯作无媒之合,但频频侦听。知讼事已有关说,素秋乃告母欲归。母遣生率一媪送之,即嘱媪媒焉。公子以素秋居生家久,窃有心而未言也;及闻媪言,大喜,即与生面订为好。先是,素秋夜归,将使公子得金而后宣之;公子不可,曰:向愤无所泄,故索金以败之耳。今复见妹,万金何能易哉!即遣人告诸两家,顿罢之。又念生家故不甚丰,道赊远,亲迎殊艰,因移生母来,居以恂九旧第;生亦备币帛鼓乐,婚嫁成礼。一日,嫂戏素秋:今得新婿,曩年枕席之爱,犹忆之否?素秋微笑,因顾婢曰:忆之否?嫂不解,研问之,盖三年床第,皆以婢代。每夕,以笔画其两眉,驱之去,即对烛而坐,婿亦不之辨也。益奇之,求其术,但笑不言。次年大比,生将与公子偕往。素秋以为不必,公子强挽之而去。是科,公子荐于乡,生落第归。隐有退志。逾岁,母卒,遂不复言进取矣。一日,素秋告嫂曰:向问我术,固未肯以此骇物听也。今远别行有日矣,请秘授之,亦可以避兵燹。惊而问之。答云:三年后,此处当无人烟。妾荏弱不堪惊恐,将蹈海滨而隐。大哥富贵中人,不可以偕,故言别也。乃以术悉授嫂。数日,又告公子。留之不得,至于泣下。问:往何所?即亦不言。鸡鸣早起,携一白须奴,控双卫而去。公子阴使人委送之,至胶莱之界,尘雾幛天,既晴,已迷所往。三年后,闯寇犯顺,村舍为墟。韩夫人剪帛置门内,寇至,见云绕韦驮高丈余,遂骇走,以是得无恙焉。后村中有贾客至海上,遇一叟甚似老奴,而髭发尽黑,猝不能认。叟停足而笑曰:我家公子尚健耶?借口寄语:秋姑亦甚安乐。问其居何里,曰:远矣,远矣!匆匆遂去。公子闻之,使人于所在遍访之,竟无踪迹。异史氏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初念甚明,而乃持之不坚。宁如糊眼主司,固衡命不衡文耶?一击不中,冥然遂死,蠹鱼之痴,一何可怜!伤哉雄飞,不如雌伏。白话文:俞慎,字谨庵,出身于顺天一个官宦世家。他进京赶考时,住在郊区一所房子里,经常看见对门有一个少年,生得美如冠玉,心中很喜欢他。使渐渐接近他,同他交谈。少年谈吐尤其风雅,俞慎更加喜爱,拉着他的胳膊来到自己的住处,设酒宴款待。问他的姓氏,少年自称是金陵人,姓俞名士忱,字恂九。俞慎听到与自己同姓,更觉亲近,就同他结拜为兄弟。少年便将自己的名字减去士字,改为俞忱。第二天,俞慎来到俞恂九家,见书房、住处明亮整洁,但门庭冷落,也没有仆人、书僮。俞恂九领着俞慎进入室内,招呼妹妹出来拜见,他妹妹年约十三四岁,肌肤晶莹明澈,就是粉玉也不如她白。一会儿,俞恂九的妹妹又端来茶敬客,好像家里也没有丫鬟、女佣。俞慎感到奇怪,说了几句话出来了。从此他们二人就像亲兄弟一样友爱。俞恂九没有一天不来俞慎的住所,有时留他住下,他就以妹妹弱小无伴而推辞。俞慎说:弟弟离家千里,也没有个应门的书僮;兄妹俩又纤弱,怎么生活啊!我想,你们不如跟我去,一同住在我那儿,怎样?俞恂九很高兴,约定考完试后随他回去。考试完毕,俞恂九把俞慎请到家,说:今天是中秋佳节,月明如昼。妹妹素秋准备了酒菜,希望不要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说完,拉着俞慎的手来到内室。素秋出来,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又进屋,放下帘子准备饭菜。不多时,素秋亲手端出菜肴来。俞慎站起来说:妹妹来回奔波,让我怎么过意得去。素秋笑着进去了。一会儿,就有一个穿青衣的丫鬟捧着酒壶,还有一个老妈妈端着一盘烧好的鱼出来。俞慎惊讶地说:她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不早点出来侍候,却麻烦妹妹呢?俞恂九微笑着说:素秋又作怪了。只听到帘内吃吃的笑声传来,俞慎不解其中的缘故。到了散席的时侯,老妈妈同丫鬟出来收抬碗筷。俞慎正在咳嗽,不小心将唾沫吐到丫鬟衣服上,丫鬟应声摔倒,碗筷菜汤撒了一地。再看那丫鬟,原来是个用布剪的小人,只有四寸大小。俞恂九大笑起来,素秋也笑着出来,捡起布人走了。不一会儿,丫鬟又出来,像刚才一样奔忙。俞慎更加惊异,俞恂九说:这不过是妹妹小时候学的一点小魔术罢了。俞慎于是又问:弟弟妹妹都已长大成人,为什么还没成亲呢?回答说:父母已经去世,我们是留是走还没有拿定主意,所以拖了下来。接着两人商定了动身的日子,俞恂九将房子卖了,带着妹妹同俞慎一块西去。回到家后,俞慎教人打扫出一所房子,让俞恂九兄妹住下,又派了个丫鬟侍候他们。俞慎的妻子,是韩侍郎的侄女,非常爱怜素秋,每顿饭都在一块吃。俞慎同俞恂九也是这样。俞恂九非常聪明,读书时一目十行,试着作了一篇文章,就是那些名望的老儒也比不上他。俞慎劝他去考秀才,俞恂九说:我暂时读点书,不过是想替你分担些辛苦罢了。我自知福分浅薄,不能做官;况且一旦走上这条路,就不能不时时担忧,患得患失,所以不想去考试。生了三年,俞慎考试又落了榜。俞恂九为他抱不平,奋然说:榜上挂个名字,怎么就艰难到这种地步!我当初为成败所迷惑,所以宁愿清清静静地生活。如今看到大哥不能施展文才,不觉心热。我这十九岁的老童生,也要像马驹一样去奔驰一番了。俞慎听了很高兴,到了考试的日期,送他去考场,结果他县、郡、道三场都考了第一名。从此俞恂九与俞慎一块更加刻苦攻读。过了一年参加科试,两人并列为郡、县冠军。俞恂九从此名声大噪,远近的人都争着来提亲,俞恂九都拒绝了。俞慎竭力劝说他,他就推说等参加乡试以后再说。不久,乡试完毕,倾慕俞恂九的人都争着抄录他的文章,互相传诵。俞恂九自己也觉得必定名列榜首了。等到放榜,兄弟两人却都榜上无名。当时他们正在对坐饮酒,听到这消息,俞慎还能强作笑语;俞恂九却大惊失色,酒杯掉在地上,一头扑倒在桌子下面。俞慎急忙把他扶到床上,恂九的病情却已经十分危险了。急忙喊妹妹来,俞恂九睁开眼对俞慎说:我们俩交情虽如同胞,其实不是同族。小弟自己感到快要死了,受你的恩惠无法报答。素秋已长大成人,既蒙嫂嫂抚爱,你就纳她为妾吧。俞慎生气地说:兄弟这是胡说什么呀!你以为我是那种衣冠禽兽吗?俞恂九感动地流下眼泪。俞慎用重金为他购置了上等棺材,俞恂九让人把棺材抬到跟前,竭力支撑着爬进去,嘱咐妹妹说:我死以后,立即盖好棺盖,不要让任何人打开看。俞慎还有话想说,俞恂九已经闭上眼睛死了。俞慎十分哀伤,如同死了亲兄弟。可是私下里却怀疑俞恂九的遗嘱奇怪。趁素秋外出,他偷偷打开棺材一看,见里面的袍服像蝉蛇褪下的皮。揭开衣服,有一条一尺多长的蠹鱼,僵卧在里面。俞慎正在惊讶,素秋急匆匆地进来了,惨痛地说:你们兄弟之间有什么隔阂?我们所以这样做,并不是避讳兄长;只是怕传播声扬出去,我也不能在这里久住了!俞慎说:礼法因人情而判定,只要感情真挚,不是同类又有什么区别呢?妹妹难道还不知道我的心吗?就是你嫂嫂我也不会泄漏一句的,请你不要忧虑。于是很快选定了下葬的日期,把俞恂九厚葬了。当初,俞慎想把素秋嫁给官宦世家,俞恂九不同意。俞恂九死后,俞慎又同素秋商量这事,素秋不肯。俞慎说:妹妹已经二十岁了,再不嫁人,人家会说我什么呢?素秋回答说:如果是这样,我就听兄长的。但是我自觉得没福分,不愿嫁给富贵人家。要嫁,就嫁给一个穷书生吧。俞慎说:可以。不几天,媒人一个接一个的来,但素秋都不中意。先前,俞慎的妻弟韩荃来吊丧,见到过素秋,心里非常喜爱她,想买她作妾,同他姐姐商量。姐姐急忙告诫他不要再说了,怕俞慎知道生气。韩荃回家后,始终不死心,又托媒人传信给俞慎,许诺为姐夫买通关节,保证他乡试得中。俞慎听了后,勃然大怒,将捎信的臭骂了一顿,打出门去。从此与韩荃断绝了交往。后来又有个已故尚书的孙子某甲,将要娶亲时,没过门的媳妇忽然死了,也派媒人来俞慎家提亲。某甲家宅第高大,家财万贯,俞慎平素就知道,但想亲眼见一见某甲本人,就同媒人约定日期,让某甲亲自来见。到了那天,俞慎让素秋隔着帘子,在里边自己相看。某甲来了,身穿皮袍骑着骏马,带领一大帮随从,向街坊四邻炫耀自己的富有。再看他人长得秀雅漂亮,像个姑娘,俞慎非常喜欢。看见的人也都纷纷称赞,但素秋却很不乐意。俞慎没听索秋的,竟许了这门亲事,给素秋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花钱毫不计较。素秋再三制止,说是只带一个大丫头侍候就行了,俞慎也不听,终究还是陪送得很丰厚。素秋出嫁以后,夫妻感情很好,但是兄嫂常挂念她,每月总要回来一趟。来时,妆盒中的首饰,总要拿回几件,交给嫂子收存。嫂嫂不知她的意思,姑且依从她。某甲从小父亲就没了,守寡的母亲对他过分溺爱。他经常和坏人接触,渐渐被引诱去嫖妓、赌博,家传书画、珍贵的古玩,都让他卖掉还债了。韩荃与他相识,便请他喝酒,暗中试探他,说愿用两个小妾加上五百两银子交换素秋。某甲开始不同意,韩荃再三请求,某甲的心有些动了,但又怕俞慎知道不答应。韩荃说:我与他是至亲,况且素秋又不是他家中的人,如果事情办成了,他也拿我没办法。万一有什么事,由我出面承担。有我父亲在,一个俞慎有什么可怕的!接着让两个侍妾打扮得漂漂亮亮出来劝酒,并且说:如按我说的办,这两个女子就是你家的人了。某甲被韩荃迷惑住了,约定好交换日期,就回去了。到了那天,某甲怕韩荃欺诈他,半夜就在路上等着,看到果然有辆车子前来。掀开帘子,见里面的人果然不假,就领她们回家,暂且安置在书房里。韩荃的仆人又拿出五百两银子,当面交清。某甲便跑入内室,骗素秋说,俞慎得了急病,叫她赶快回家。素秋来不及梳妆,急匆匆地出来,上车就走了。夜里看不清方向,车子迷了路,走了很远,也没有到韩荃家。忽然看见两支巨大的蜡烛迎面而来,大家暗暗高兴,以为可以问路了。不一会,走到跟前,原来是一条巨蟒,瞪着两只像灯一样的大眼睛。众人害怕极了,人和马都逃窜了,把车子丢在路旁。天明了才会齐回去一看,只剩下一辆空车子了。他们认为素秋一定是被大蟒吃了,回去告诉主人,韩荃只有垂头丧气而已。几天后,俞慎派人来看望妹妹,才知道素秋被坏人骗走了。当时也没有怀疑是素秋的女婿搞鬼。直到陪嫁的丫头回来,细说了事情的经过,俞慎才觉出其中有变故,不禁气愤至极,跑遍了县府到处告状。某甲很害怕,向韩荃求救。韩荃因为人财两空,正在懊丧,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肯帮忙。某甲傻了眼,没有一点办法。府、县拘票来到。他只好贿赂衙役,才暂时没被带走。过了一个多月,金银珠宝连同服饰全被他典卖一空。俞慎在省衙追究得很急,县官也接到上司严加追查的命令。某甲知道再也不能躲藏了,才出来到公堂说出全部实情。省衙又下传票,拘捕韩荃对质。韩荃害怕,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当时已退职在家,恼怒儿子的作为不守法,把他绑起来交给了衙役。韩荃到了各官府,说到遇见大蟒的变故,官府以为他是胡编乱造,将他的仆人严刑拷打,某甲也挨了好几次板子。幸亏他母亲整日变卖田产,上下贿赂营救,韩荃才受刑不重,免于一死,韩荃的仆人却已经病死在狱中。韩荃长期囚禁牢中,愿意帮助某甲送一千两银子给俞慎,哀救撤销这桩案子,俞慎不答应。某甲的母亲又请求再加上两个侍妾,只求暂作疑案搁一搁,等他们去寻访素秋。俞慎的妻子又受了叔母的嘱托,天天劝解,俞慎才应允不再去催。某甲家中已经很贫穷,想卖掉宅子凑点银两,宅子一时又卖不出去,就先送了侍妾来,乞求俞慎暂缓交银日期。过了几天,俞慎夜里正坐在书房中,素秋同一个老妈妈忽然进来了。俞慎惊奇地问:妹妹原来平安无事啊?素秋笑着说:那条大蟒是妹妹施的小法术。那天夜里我逃到一个秀才家里,和他母亲住在一起。他说认识哥哥,现在门外,请他进来吧。俞慎急得倒穿鞋子迎出去,拿灯一照,不是别人,原来是周生,是宛平县的名士,两人一向意气相投。俞慎拉着周生的手进了书房,摆酒宴招待,亲热地谈了很久,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素秋天将明时,去敲周生的门,周母接她进去,仔细询问,知道是俞公子的妹妹,就要派人通知俞慎,素秋制止了,就和周母住在一起。周母看她聪慧,善解人意,很喜欢她。因为周生还没有娶亲,就想把她娶来给儿子作媳妇,还含蓄地透露了这个意思。素秋以没有得到哥哥的同意而推辞。周生也因为与俞公子交情很好,不肯没有媒人就成亲。只是经常打听消息,得知官司已经说情调解,素秋便告诉周母想回家。周母让周生带一老妈妈送她,并嘱咐老妈妈作媒提亲。俞慎因为素秋在周家住了很长时间,也有意把素秋嫁给周生。听说老妈妈是来作媒的,非常喜欢,就同周生当面订好了这门亲事。原先,素秋夜里回来,是想让俞慎得了银子后再告诉别人,俞慎不肯这么办,说:以前是因为气愤无处发泄,所以想借索取钱财让他们尝尝败家的苦头。如今又见到妹妹,一万两银子也换不来啊!马上派人告诉那两家,官司算了结了。又想到周生家不太富裕,路途遥远,迎亲很艰难,就让周生母子搬来,住在俞恂九原来住过的房子里。周生也备了彩礼,请了鼓乐队,举行了婚礼。一天,嫂嫂同素秋开玩笑:你如今有了新女婿,从前和某甲的枕席之爱还记得吗?素秋笑着问丫头说:还记得吗?嫂嫂感到疑惑,就追问她。原来素秋在某甲家三年,枕席之事都是让丫头代替的。每到晚上,素秋用笔给大丫头画好双眉,让她过去陪某甲。即便是对着蜡烛坐着,某甲也分辨不出来。嫂嫂更加惊奇,请求素秋教给她法术,索秋只笑不说话。第二年,是三年一次的大会考。周生准备同俞慎一块去赶考,素秋说:不必去。俞慎强拉着周生去了,结果俞慎考中了,周生落了榜。回来后便打算不再去应考了。过了年,周母去世,周生再也不提赶考应试的事了。一天,素秋告诉嫂嫂说:以前你问我法术,我本不肯用这些来惹别人惊骇。现在要离别远去,让我秘密传授给你,也可以躲避兵火。嫂嫂吃惊地问她缘故,素秋回答说:三年后,这里就没有人烟了。我身体弱,受不住惊吓,要去海滨隐居。大哥是富贵中的人,不能一起去,所以说要离别了!就将法术全部教给嫂嫂。几天后,素秋又告诉俞慎。俞慎留不住她,难过得流泪,问:到什么地方去?素秋也不说。鸡一叫就早早起来,带一个白胡须的老仆,骑着两头驴走了。俞慎叫人暗暗跟在后边送她,到了胶州、莱州一带,尘雾遮天,晴天后已经不知道她们往哪里去了。三年后,李自成率众造反,村里的房屋变成了一片废墟。韩夫人剪个布人放在大门里面,义兵来了,看到院子里云雾围绕着一丈多高的天神守着,就吓跑了。因此,全家得以安然无恙。后来,村中有一个商人到海上,遇见一个老头,像是素秋的老仆。但是老头的胡子头发全是黑的,不敢贸然相认。老头停下笑着说;我家公子还安康吧?请你捎个口信,素秋姑娘也很安乐。商人问他住在什么地方,老头说:很远,很远,就急忙走了。俞慎听说后,派人到海边四处寻访,竟没有一点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