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沛流 作品大全

共6本
  1. 孝庄秘史(霍沛流版)

    孝庄秘史(霍沛流版)
    完结评书

    被誉为清朝兴国太后的孝庄太后(大玉儿),一生经历了太宗、世祖、圣祖三朝。她从一个风情万种的蒙古小格格,被命运推上了残酷无情的权力巅峰,大清前途的兴衰,因缘际会地掌握在她手中。她始终处在爱情、亲情和权力的旋涡中心,忍辱负重,苦撑危局,力挽狂澜,凭借着超乎寻常的智慧与毅力化解了无数危机,最终立幼玄烨为帝,年号康熙,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盛世基业。孝庄既是一位千古流芳的伟大女性,又是一个痛苦不幸的普通女人。在她睿智决断的背后,隐藏着一张柔弱凄苦的面容。她最深爱的丈夫、情人与爱子,竟都为情而狂,为情而死……书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孝庄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主播:粤语,霍沛流
    2907人听过
  2. 聊斋(霍沛流版)

    聊斋(霍沛流版)
    完结评书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在书斋中,蒲松龄设一茶棚,专门询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志便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所谓聊就是在交谈,话说蒲松龄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设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蒲松龄就把听来的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加工润色后记录下来。蒲松龄的聊斋便由此而生。

    主播:粤语,霍沛流
    2217人听过
  3. 十小闹金陵

    十小闹金陵
    完结评书

    《十小闹金陵》讲的是明朝十小大侠的故事,十小大侠是名人之后,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十小大侠看不过去决定行侠仗义、对抗官府、对抗朝廷,后人对他们的义行赞不绝口。他们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主播:粤语,霍沛流
    2036人听过
  4. 长城大侠

    长城大侠
    完结评书

    霍沛流评书长城大侠

    主播:粤语,霍沛流
    3767人听过
  5. 姜子牙外传

    姜子牙外传
    完结评书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当了丞相,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周西伯被囚禁在羑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吕尚之名而召请他。吕尚也认为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正遇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太公死时一百余岁,其子丁公吕伋继位。治理齐国太公在齐国的时候,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时,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军事韬略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子牙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了《六韬》一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着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子牙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姜太公祠姜太公祠于1993年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衣冠冢北旁重建,为中国明清传统的殿堂庙宇式布局形式,大门的门楣悬有中国宗教学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主殿内正中供奉着姜子牙彩绘圣像、两侧供奉有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和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殿壁上的壁画,表现了姜子牙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有:姜氏封吕、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约、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与莱争丘、严罚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周。西五贤殿,供奉承有齐国的五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有管仲、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田单;东五祖殿、供奉道教的五位先祖,有东华帝君、纯阳祖师吕洞宾、张天师、王重阳、邱长春祖师,东院楼下供奉有碧霞元君、送子爷爷、送子奶奶,西院楼下供奉有观世音菩萨、财神、药王神。南院内新建成盆景院,现有高档盆景近300盆、达五十余个品种。姜太公祠建成后,被山东省政府定为临淄区唯一的一处规定的道教活动场所,平时有三位道士负责殿堂的管理工作。祠内分为六个院落。园内全部铺满草皮、各种松柏树木、名贵花木等,以古、奇、稚和色、香、姿见著。

    主播:粤语,霍沛流
    2201人听过
  6. 大唐游侠传

    大唐游侠传
    完结评书

    《大唐游侠传》是当代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先生创作的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的武侠小说,整部小说叙述大场面、大悲剧的时代,表现铁血金戈的场景,更表现豪迈绝伦的侠气.《大唐游侠传》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为报国仇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乱的武林传奇。段珪璋与史逸如在新年里同时喜得后嗣,一男一女,正好定下儿女亲家,并以龙凤宝钗作为信物。段珪璋曾当面辱骂安禄山,安禄山怀恨在心,他认出了段珪璋。可手下人抓错了人,抓成史逸如。窦令符携铁摩勒见段夫妇,邀他们去助拳。段珪璋不想卷入绿林纷争,决心救史逸如,铁摩勒要求一同前去。在酒楼中,段、铁二人助南霁云击退强敌。晚上,段珪璋赴安府,力拼众人,渐渐不支,铁摩勒邀南霁云前来,救出段珪璋,又得皇甫嵩相助。段、南、铁三人去窦家,途遇王龙客。夏凌霜前来相救,杀退王龙客。空空儿劝阻段夫妇不要插手两家恩怨,段珪璋不听,儿子被空空儿劫走!段珪璋敌不过空空儿,依言从此不插手窦、王两家恩怨,空空儿让他们去玉树峰取回孩子。王燕羽辣手杀害窦氏五老。铁摩勒扬言报仇,由于他的勇气、豪气,空空儿放他逃走,王燕羽也暗暗倾心。铁、南两人遇到好友杜百英,三人共赴韩家聚会。在那里,遇到金鸡寨主辛天雄及韩芷芬。众人化妆后去王家的龙眠谷搅局……众人得酒丐车迟相助,揭破王伯通与安禄山勾结的内幕……段夫妇前去,没见到儿子,却遇到夏凌霜与酒丐车迟。酒丐车迟想对段夫妇解释西岳黄龙皇甫嵩之事时,被假皇甫嵩杀害,皇甫嵩案件陷入更大谜团。七年后,铁摩勒学成归来,为营救秦襄,被王龙客、王燕羽兄妹抓住。王燕羽支开哥哥,在夜里私放铁摩勒。适逢韩芷芬、辛寨主等人前来偷袭,铁摩勒装受伤,拖延时间,让王燕羽趁机逃走。南霁云得知夏凌霜肯嫁自己,去夏凌霜家见岳母。不料母女二人被王家掳走,南霁云被精精儿擒住。疯丐卫越打退精精儿,联系段夫妇,共赴龙眠谷救人。辛寨主及铁、韩等人大破龙眠谷。南、夏结亲,铁、韩订婚。紧接着,铁摩勒受郭子仪之托,前往长安做护驾侍卫。途中遇上得相思病的王燕羽,一番生离死别……铁摩勒救驾,被长乐公主喜欢上!但后来皇上痛失杨贵妃,迁怒于铁摩勒,长乐公主用字条告知铁摩勒。铁摩勒逃走,被聂锋收留。在庆功宴上,铁摩勒遇到杀父仇人羊牧劳,得王燕羽、展元修及韩湛父女相救。之后,段夫妇终于找到儿子,段克邪练就一身武功。一家三人远赴睢阳。浴血睢阳,荡气回肠的史诗,英雄战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唐玄宗、杨贵妃、郭子仪、安禄山等历史人物的出场令故事更显真实。续书为《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原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三月廿二日(农历甲子年丁卯庚子午时)生于广西蒙山县文圩镇屯治村。其父陈品瑞字信玉,与原配黄氏有一男两女;黄氏病故,续娶同县鹏汉村刘氏淑贞,为梁羽生之母。陈文统就读于桂林高中时,曾因日军侵扰返家,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一九四九年因解放军渡江在即,为避兵祸只身抵港,经校长介绍,于《大公报》任副刊助理编辑,迅即提正,并成为社评委员会之成员。一九五〇年底,调入附属《大公报》的《新晚报》,次年因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轰动非常,顺势撰写《龙虎斗京华》,是为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此后笔耕不缀,至一九八三年《武当一剑》止,共连载武侠小说三十三部,因《绝塞传烽录》与《剑网尘丝》出版时均被一分而二、《武林三绝》仍在修订之故,今传者共计三十四部。封笔前后并曾推出部分作品的修订本,但均未得以出版。一九八七年移居澳大利亚,数年后皈依基督。除武侠小说之外,梁羽生亦擅写随笔杂谈,联语棋话皆广受好评,曾被深圳市楹联学会聘为名誉会长。二〇〇九年一月廿二日病逝于悉尼。

    主播:粤语,霍沛流
    3660人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