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详 作品大全

共12本
  1. 杨乃武写状

    杨乃武写状
    完结相声

    郭德纲与于谦的对口相声,收录在《郭德纲2012最新相声》中。

    主播:郭德纲
    1.11万人听过
  2. 王爷轻点宠

    王爷轻点宠
    完结都市

    王爷轻点宠

    主播:内详
    49.22万人听过
  3. 百家讲坛-白居易

    百家讲坛-白居易
    完结百家

    百家讲坛-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主播:内详
    4.5万人听过
  4.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完结百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骂名滚滚的传奇命运。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这位66岁的江西老人究竟是如何将传奇进行到底的?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北宋时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与前朝相比,官宦士人的俸禄待遇非常优厚。士大夫们普遍追求高雅而又奢侈的生活方式。很多官员的家中不仅妻妾成群,还蓄养着不少的歌姬舞女。朝廷对于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干涉,事实上还鼓励有加。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当中,贵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却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终其一生,他始终不离不弃,没有出妻纳妾。那么,王安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种违背世俗常规的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北宋王朝一直坚持重用文臣,抑制武将的政策。文职官员普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宰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元首皇帝最主要的助手,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他的薪酬待遇自然名列百官之首,无人可比。然而,王安石这个宰相却始终过着极为简朴甚至寒酸的生活,那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跟他无缘也无关。那么,手握重权与重金的王安石为什么甘于清贫的生活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走近王安石这个“唐宋八大家”中最为独特的传奇人物,揭开一段你不得不看的历史真相。

    主播:内详
    6.27万人听过
  5. 物理的挑战

    物理的挑战
    完结百家

    李政道特别注重基础科学研究,没有水,就没有鱼,也就没有鱼市场,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应用研究。20世纪的两大科学成就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

    主播:内详
    4.53万人听过
  6. 康熙私访(连丽如)

    康熙私访(连丽如)
    连载评书

    清康熙年间,黄河连年泛滥,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康熙帝体恤民情,励志治河,亲自九下江南,巡视黄河灾情,更由此引出了一幕幕传颂一时的传奇故事。本剧由《犁头记》、《铜鼎记》、《八宝粥记》、《紫砂记》四个故事组成。之一《犁头记》:打犁头皇帝说重农,为春种县令交税粮。扮花子弄清害民事,拼性命狱中解纷争。之二《铜鼎记》:丢铜鼎小太监身亡,追医案恶贪官现。查民事大帝私访,破公案惩戒贪虫蠹。之三《八宝粥记》:用意气满汉臣斗,讲团结苏州卖粥。为罪己皇帝戴枷,惩恶人民族一家。之四《紫砂记》:诉冤情壶内藏字,仗先人地方兴风。体民情大帝烧窑,用智慧恶霸伏法。

    主播:连丽如
    10.77万人听过
    首页上一页2/2下一页尾页